癌症真相你知道吗

2018-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科普贴:癌症·真相!

本文核心内容摘自:《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一书。作者:菠萝,本名李治中,清华大学生物系本科,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现担任美国诺华制药癌症新药开发部资深研究员,实验室负责人。

全文较长,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包括最精华的5个方面:

1,基本概念:癌症、肿瘤、血癌

2,癌症的主要相关因素:年龄、基因突变

3,儿童为啥会得癌症?

4,癌症是如何致命的?

5,癌症为啥那么难治?

1基本概念:癌症、肿瘤、血癌

癌症与肿瘤究竟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词经常通用,一般情况下也确实没太大问题。一定要纠结的话,这两个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肿瘤的关键词是“固体”,癌症的属性是“恶性”,所以恶性固体肿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有点熟悉?稍后解释)不是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

血液癌症就是俗称“血癌”的白血病。

血液里有一种细胞叫红细胞,红细胞在自然状态下就是红颜色的。而红细胞在血液里所占的量很大,所以看上去血液就是红色了。如果我们把血液里的红细胞筛除掉,血液就会变成白颜色了,白颜色主要就是白细胞了。

白血病,就是血液里的白细胞开始无限生长。其实肝癌、肺癌,都是不听话的细胞乱长了,这叫癌。肺的细胞乱长叫肺癌,肝细胞乱长叫肝癌,如果血液里面的白细胞乱长,就叫白血病。

2癌症的主要相关因素:年龄、基因突变

导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基因?污染?饮食?抽烟?

都不是,和癌症发生率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

年中国《肿瘤年报》显示:

1、无论男女,癌症发病率从40岁以后指数增长;

2、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主要是前列腺癌;

绝大多数我们熟悉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等等都是老年病!小孩能得白血病,但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小孩得肺癌,肝癌的?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为啥苍蝇很少得癌症?因为他们寿命很短,还没得癌症就挂了。我们的宠物狗和猫都会得癌症(小编我就不详细展开了,去果壳/知乎,自己查),原因是他们的寿命可以到10多年,相当于人的70~岁,因此得癌症概率不低。

癌症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因突变。我们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真正和癌症有直接关系的的大概一百多个,这些癌症基因中突变一个或者几个,癌症发生的概率就非常高。

那基因为啥会突变,啥时候突变?学过中学生物的都知道,每一次细胞分裂的时候都会产生基因突变,但是多数突变都不在关键基因上,因此癌症发生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细胞啥时候分裂?生长或者修复组织的时候。

数学公式:

癌症发生概率(p)=细胞分裂次数(a)X每次分裂产生突变数目(b)X突变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e)

在这个公式中,e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关键是a和b两个因子。很多和癌症相关的原因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推导和解释:

(a)岁数越大,细胞需要分裂次数越多,a值越大。所以老人比年轻人容易得癌症。

(b)人体器官受到损伤越多,需要修复就越多。组织修复都需要靠细胞分裂完成,因此细胞分裂次数a值就越大。因此器官长期受损,组织反复修复就容易诱发癌症。

这些例子你应该知道:暴晒太阳损伤皮肤细胞,因此皮肤晒伤次数和得皮肤癌直接相关;抽烟或者重度空气污染损伤肺部细胞,因此长期抽烟容易得肺癌;吃刺激性和受污染的食物,损伤消化道表皮细胞,因此长期吃重辣,污染食物会增加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直肠癌发生;慢性乙肝病毒伤害肝细胞,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容易得肝癌,等等等等。

(c)每个人的细胞分裂一次产生突变的数目是不同的。这个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有些人天生就携带一些基因突变,这些突变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是会让他们细胞每次分裂产生突变数目b值大大增加。

去年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撰文,说为了防止得乳腺癌而预防性切除双乳的乳腺。

她作此决定的原因就是她家族和她本人都携带BRAC1基因突变,有了这个突变,她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突变比正常高百倍,因此她家族多名女性,包括她的母亲都很早就得乳腺癌,她个人被估计有87%的可能性得乳腺癌,50%可能性得卵巢癌。

3儿童为啥会的癌症?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随着年龄增加,各种癌症的发病率普遍上升。不少年轻人,小孩甚至婴儿,在癌症发生率公式里他们的各项值都比较低,为什么也会得癌症呢?

癌症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后天因素导致突变又需要时间积累,在短短几年以内是不可能纯靠后天因素导致癌症的。因此可以肯定,婴儿,或者几岁的儿童得癌症必然有先天因素的:要么,遗传了父母的致癌基因,要么,怀孕的过程中处理不当,使胎儿产生了突变。

现在生物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怀孕过程中尽早检测出先天突变,如果证明宝宝有严重遗传疾病,父母至少能选择是否流产。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和对致癌基因的认识,父母是否携带致癌突变应该会成为孕前体检的常规项目。

然而,在怀孕过程中出现的突变的检测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胎儿发育中要获取样品很困难。传统的检测如唐氏综合症筛查(很熟悉是不是?孕检的时候,一般都会有这个检测项目)还依赖于羊水穿刺,这是一个手术,对胎儿发育也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无论检测技术如何先进,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将始终存在:即使知道胎儿有了基因突变,由于生物体的复杂性,也不一定%会得癌症,这个时候父母将面临一个非常困难且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是冒险生下来还是继续等待下一个健康的宝宝?相信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这个问题将日益突出。

现在全世界大概有50万儿童患有各种癌症,癌症是儿童死亡的第一杀手。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是白血病,占了近40%(见下图),这是我们为什么老是听到儿童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捐赠的故事。其次是神经系统肿瘤,然后是骨头和各种软组织肿瘤。

治疗儿童肿瘤采用的办法也是手术+化疗+放疗。儿童癌症的治愈率远远高于成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第一,儿童癌症的突变往往很少,因此癌症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低;第二,和传统想法不同,儿童接收化疗和放疗的剂量相对体重来说往往超过了成年人,这是由于儿童组织修复能力比较强,能够忍受更强的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但是有得就有失,高剂量化疗放疗在治愈肿瘤的同时,会给儿童带来各种各样长期且严重的副作用:神经发育不全,智力低下,抑郁容易自杀,不孕不育等等。因此,对儿童癌症的药物开发迫在眉睫。

4癌症是如何致命的?

大家谈癌色变,主要的原因是其高死亡率。但是说起癌症到底是怎么让病人死亡的,可能人都便不知其然了。有人长了很大的肿瘤,做完手术就没事;也有人肿瘤都还没有看到,病人就去世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说,癌症的严重性和肿瘤的大小没有相关性。年有个著名的越南人NguyenDuyHai,4岁开始就长肿瘤,等到30岁的时候右腿肿瘤已达到惊人的斤!在这26年中,他慢慢失去行动能力,但是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有太多别的症状,在做完手术后,看起来也比较正常。这种肿瘤看起来很恐怖,但是如果位置不在关键内脏,实际上对生命的危害相对较小。这种巨大的肿瘤肯定是良性肿瘤,不致命,因为如果是恶性,是没有机会长这么大的。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啥?是看肿瘤是否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属于“钉子户”,所以只要手术切除肿瘤本身,基本就算治好了。而恶性肿瘤不论大小,都已经发生了转移,有可能在血液系统里,可能在淋巴系统里,也可能已经到了身体的其他器官。很多癌症(比如乳腺癌)转移一般首先到达淋巴结,然后才顺着淋巴系统到达其他系统,所以临床上对肿瘤病人常常进行淋巴结穿刺检查,如果淋巴结里面没有肿瘤细胞,病人风险较小,一般化疗和放疗以后就能控制住疾病。

那癌症到底是怎么致命的呢?首先得说,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答案,每个病人个体情况都不同,最终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同。但是大致说起来,往往和器官衰竭有关,或是某一器官衰竭,或是系统性衰竭。

肿瘤,不论是否恶性,是否转移,过度生长都可能会压迫关键器官。比如脑瘤往往压迫重要神经导致死亡,肺癌生长填充肺部空间,导致肺部氧气交换能力大大降低,最后功能衰竭而死,白血病导致正常血细胞枯竭造成系统性缺氧缺营养等等。

癌症如果转移以后,危险性大大增加,一个原因是一个肿瘤转移就成了N个肿瘤,危害自然就大,另一个原因是转移的地方往往是很重要的地方,比较要命的地方是脑转移,肺转移,骨转移和肝转移。这三个地方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由于器官的重要性,手术往往很保守,很难完全去除肿瘤。所以乳腺癌发现得早一般没事,手术摘除乳房就好了,病人可以正常存活几十年,但是如果乳腺癌转移到了肺部或者脑部,就很难治疗了,因为你不能把肺或者大脑全部摘除。

所以再次强调自己和家人,一定要每年安排定期体检,而且是做防癌体检。普通体检与防癌体检是不一样的哦!提早发现几个月,也许还没发生转移,就能多活几十年,甚至是治愈。

癌症一般分为早期、中早期、中晚期、晚期,共4期,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中国只有16%的患者在发现时处于早期,一半以上都属于癌症晚期。而在日本、韩国,接近60%的患者都属于早期患者,只有15%属于晚期。

当然了,条件好的,可以到国外。比如,日本的癌症体检很发达,在癌症诊断、治疗方面,尤其是早期癌症的发现,领跑于世界各国,保持着发现癌症的世界记录——发现毫米级别以下的早初期癌症。香港也很好,胃癌和肺癌治愈率位列全球第一,那是因为癌症筛查做得早,患者被发现时几乎都是早期癌症,治愈率大大提高;香港几乎没有晚期癌症病人,平均寿命也因此排在世界第一。

看看这张图,你就明白早期和晚期的意义了!

类别早起5年存活率晚期5年存活率鼻咽癌80%20%肝癌60%20.60%食道癌91%24%胃癌90.00%14%直肠癌93.20%14.60%结肠癌80%30%乳腺癌90%60%宫颈癌80%7.10%卵巢癌94%25%-30%肺癌60%-90%2%

注:五年生存率,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内,约占10%。所以,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

插播结束,说回癌症致死哈。

癌症致死有时候并不是某一个器官衰竭造成的,而是一个系统衰竭。有很多癌症,由于现在还不清楚的原因(科学家已经很努力了,但真的好无奈啊),会导致病人体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都迅速丢失,这个叫“恶病质”(Cachexia)。这个过程现在无药可治,是不可逆的,无论病人吃多少东西,输多少蛋白质都没用。由于肌肉和脂肪对整个机体的能量供应,内分泌调节至关重要,病人很快会出现系统衰竭。

5癌症为啥那么难治?

如果有人问,癌症和艾滋病哪个会先被攻克?答案肯定是艾滋病。

癌症为啥那么难治?大致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癌症是“内源性疾病”:癌细胞是病人身体的一部分。

对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我们有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毒性,而对人体细胞没有作用,因此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浓度,让所有细菌死光光,而病人全身而退。

治疗癌症就没那么简单了,癌细胞虽然是变坏的人体细胞,但仍然是人体细胞。所以要消灭他们,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勾当,这种宁杀错不放过的疗法就会导致大家常听到的“副作用”。比如传统化疗药物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对癌细胞当然很有用;但是同时,我们身体中有很多正常细胞也是在快速生长的,比如头皮下的毛囊细胞。毛囊细胞对头发生长至关重要,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毛囊细胞,这是为啥化疗的病人头发都会掉光。负责造血和维持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也会被杀死,因此化疗病人的免疫系统会非常弱,极容易感染。消化道上皮细胞也会被杀死,于是病人严重拉肚子,没有食欲,等等等等。

这样严重的副作用,让医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间不断权衡,甚至“妥协”。所以化疗的药物浓度都必须严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须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来。如果化疗药物也能像抗生素一样大剂量持续使用,癌症早就被治好了。这是为什么艾滋病会比癌症先被攻克的主要原因,毕竟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外源性疾病”。

第二,癌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几千几万种疾病的组合。

比如肺癌,这是在中国癌症中新任第一杀手,30年来发病率增加%。中国现在每年近60万肺癌病人,美国也有16万。美国有什么新的治肺癌的药么?有是有,但是只对很小一部分病人有用。比如诺华最新的抗肺癌药Ceritinib,它对1%左右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但为什么研究了这么久的新药只对1%的病人有效呢?

肺癌简单按照病理学分类,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那是不是肺癌就这两种呢?不是的。我们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而每一个癌症里的突变基因数目不止一个,千差万别。最近一项系统性基因测序研究表明,肺癌病人平均每人突变数目接近5千个!这么多的变量随机组合,导致每个病人都有点不同。中国这60多万肺癌病人,其实更像60万种不同的疾病。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需要60万种不同的治疗肺癌的药。因为5千个突变里面,只有几个突变是关键的,抓住了这几个关键基因,我们就有可能开发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无论如何,制药公司新开发的药,即使是灵丹妙药,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肺癌病人。这就解释了,为啥诺华的新药Ceritinib只对1%的肺癌病人有效?因为Ceritinib针对的是突变的ALK基因,而只有1%左右的肺癌病人才有ALK基因突变。

因为癌症的多样性,药厂几乎注定每次只能针对很少的一些病人研发药物,每一个新药的开发成本?10年时间+20亿美金!这样大的时间金钱投入,导致我们进展缓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遥遥无期,也是任重道远。

药品研发的一般流程

第三,癌症的突变抗药性。

这点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也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攻克艾滋病的根本原因。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超级细菌。在抗生素出现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致命的,比如败血症。但是青霉素出现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怂掉了。但是生物的进化无比神奇,由于我们滥用青霉素,在它杀死了99.%的细菌时,一个或者两个细菌突然进化出了抗药性,他们不再怕青霉素。于是人类又发明了别的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同时抗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就是超级细菌。在生物防治上,抗药性害虫也曾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通过交替或混合用药已经得以解决。

生物进化是一把是双刃剑。自然赐予我们这种能力,让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癌细胞不仅保留了基本进化能力,而且更强,针对我们给它的药物,癌细胞不断变化,想方设法躲避药物的作用。Ceritinib在临床试验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癌细胞在治疗几个月以后就丢弃了突变的ALK基因,而产生新的突变来帮助癌症生长,这么快的进化速度,总是让我感叹自然界面前人类的渺小。

对抗癌症,重在预防,定期体检是防癌的关键。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yy/17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