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会不会遗传主要看这几点

2021-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为什么会出现家庭中好几个人都是卵巢癌,难道卵巢癌会遗传?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癌症是怎么产生的。01癌症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都知道,癌细胞是由于正常细胞由于某些因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其病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1、内源性因素主要是指来源于身体内部的因素,如基因状况、免疫水平等等。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大多数癌症发生的过程中,主要起着增加机体发生癌症几率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遗传易感性。它包括一些家族性基因片段缺失、突变或者错位等。而我们都知道,基因信息是可以随着生育传递给下一代的,那么如果父系或者母系家族有一些特殊的致癌基因突变,那就很有可能导致子女也会携带这类突变基因,进而导致子女患癌风险大大增加。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她的母亲、外婆、阿姨都是乳腺癌患者,经过基因检测发现,在她的家族中存在着BRCA基因突变。而携带这类基因突变的人群,其终生患乳腺癌的概率可以高达80%,还会增加发生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发病风险,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突变基因还可以遗传,有50%的概率传给下一代。安吉丽娜朱莉经过检测以后,发现她也是BRCA突变基因的携带者。为了预防癌症,她切除了自己的乳腺和卵巢。事实上,还有很多癌症都是可以遗传的,如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Cowden综合征等等。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内源性因素还包括免疫因素和内分泌因素。②免疫因素免疫细胞作为身体的保卫军,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杀伤。而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细胞水平较低时,机体在杀伤癌细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漏网之鱼”,这些被遗漏的癌细胞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癌细胞。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往往更容易患有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失症的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几率明显升高。③内分泌水平研究表明,体内内分泌功能紊乱也是肿瘤的诱发因素之一,如性激素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有关,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有关。实际上,内源性因素一般很难改变,比较容易改变的多是一些外源性因素。2、外源性因素这类因素包括环境、家庭、生活习惯、继发感染等等。①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可以说是影响癌症最重要的因素。例如,我们都知道,高能量、高脂肪食物会增加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吸烟(包括二手烟)是肺癌独立的危险因素。再比如,摄入一些霉变的食物,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很容易诱发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大量烈性酒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癌;缺乏运动,久坐行为则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②生物因素一些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的感染也会诱发癌症,其中比较熟悉的例子为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还有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可诱发宫颈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有密切关系,埃及血吸虫感染可诱发膀胱癌等等。可以看出,生物因素也是癌症的一大诱因。③环境因素空气、饮水、食物的污染均可以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比如说前几年的雾霾、重金属超标的水源,过量添加或者违法添加诸如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的食物等等。此外,一些职业环境中的因素,如石棉、联苯胺、煤焦油、砷、放射性物质等等也是癌症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除了上面的这些因素以外,过量X线暴露、放射性核素暴露、皮肤慢性溃疡、局部慢性炎症等等都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虽然有家族性遗传基因不可避免,但事实上,只有很少一部分癌症可以直接遗传给后代。02只有很少一部分癌症可以直接遗传给后代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那些真正直接遗传的癌症只是少数癌症,且这类癌症患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年龄早,多为双侧或多发等特点,如儿童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等。但卵巢癌并不在此列,事实上,不仅是卵巢癌,包括结直肠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大多数癌症都不能直接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以卵巢癌为例,BRCA突变是卵巢癌的高危突变,但这也只是意味着这类突变的人与正常人相比更易患卵巢癌,并不是BRCA突变=卵巢癌。03如果家中有人患卵巢癌,你应该怎么做?上面我们提到,生活习惯、环境和遗传因素是影响卵巢癌发病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家庭成员往往同处于一个相似生活环境中,如家庭中有人存在BRCA1/2突变,那么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可能会遗传该突变。而且相似的生活环境也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因此,对于家中有人患卵巢癌的其他家庭成员来讲,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重这方面的筛查预防。我们需要做的是:①定期体检体检是筛查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对于卵巢癌高危人群来讲,最好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CA检测和阴道超声检查,如果发现有异常,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或者治疗。②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首先饮食上要尽量健康,保持正常的体重;工作在有粉尘、煤矿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来讲,要做好防护,带特殊的口罩,洒水保持空气湿润等等。早睡早起,积极运动,合理饮食也是预防卵巢癌的良好的生活习惯。③预防性切除BRCA1/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或者在达到一定年龄时做预防性的输卵管卵巢切除;另外,Lynch综合征也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有Lynch综合征的,服用阿司匹林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z/22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