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建与政府购买双驱动

2016-4-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城市基建与政府购买双驱动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称,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六大任务,其中包括要加强市政地下管建设和改造,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等。另外,在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研究推动政府向社会气力购买公共服务。业界和专家均称此举有多重利好,城市基建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构成经济工作的双驱动力,这有望进一步稳增长、惠及民生,同时将为扩内需促消费起到推动作用,可谓一举多得。城市基建与政府购买构成经济双驱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肯定以下重点任务:1是加强市政地下管建设和改造;2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125"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到达85和90左右;3是加强燃气、供热老旧管改造;4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路的衔接连通和可达性、便捷度;5是加强城市配电建设,推动电智能化;6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曾泄漏,预计到"125"末,28个城市将具有3000千米运营线路。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相干专家介绍,到2015年,全国城市规划交通总投资将达1.2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提出的新增白癜风哪治得好基建设施发展,和125计划提出轨道交通建设,无疑将会稳定投资,对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另外,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政府向社会气力购买公共服务。会议指出,要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凡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气力承担,加快构成改进公共服务的协力。此举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的一向思想,即李克强总理历来主张的,将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务放给社会和市场来承担,政府集中气力做好本分,政府要归位和补位,不缺位,不越位。另外,推动政府向社会气力购买服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更好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有效拉动内需,并将在更大程度上扩大公共服务的受益面。明显,此次会议传递出了政府进一步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信号。进一步稳增长、惠民生、促消费对于此次中央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下半年稳增长的核心在于稳投资,而为避免大规模的投资刺激,政府采取的是"以长带短"的政策思路,即选择那些长时间优化经济结构,又能短时间起到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领域。中信证券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是对稳增长措施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实。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8月1日表示,未来还会有更多加强城市基建的措施推出。沈建光认为,通过推动建设,不但可以稳增长,而且可以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矗同时,李克强总理力推向社会购买服务,既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质素,也有利于改进政府施政,倒逼政府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政府购买服务还可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在扶持民族产业、扶助弱势群体、保护小微企业方面发挥不可替换的作用,释放了惠民生的积极信号。事实上,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将一些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交由社会气力承担,政府以"购买"方式提供必要的补助。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政府向社会气力购买公共服务,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公共服务产品,另外一医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方面政府可以减少机构运行和养人的本钱,节省行政本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景天魁表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可以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扩大公共服务的受益面,这将一定程度上惠民生。经济转型力度进一步升级从近期一揽子政策来看,经济转型力度正在不断升级,从上述六大举措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到推动政府向社会气力购买公共服务,再到营改增推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这不仅释放稳增长、惠民生、促消费的信号,更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是世界延续关注的焦点。第二季度经济数据证实了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回落,也印证了中国自2012年开始基本告别了低成本高增长的年代。为应对世界情势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李克强总理打出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并且强调"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要靠改革开放"。今年开年至今,我国社会融资总额不断创出新高,但GDP增速却一路下滑。这说明投资的边际效率在递减。对此,总理明确提出,投资的方向、方式、机制将出现明显调解,关键是要掌控好投向,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但无论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都需要有社会条件配合,特别是社会财富分配体制要有利于激起社会精英群体或充满创造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流向这些行业和领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个关键的时期,中国经济要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意味着中国经济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范围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外源推动型向内生驱动型转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d/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