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GS检测卵巢癌腹水细胞学标本的BR

2021-7-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作者:彭景伟

责任编辑:张德普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一种侵袭性疾病,临床预后较差,越70%患者被诊断为晚期,大多数有广泛的腹膜累及和恶性腹水。PARPi治疗改善了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影响的妇女的临床结果,特别是那些携带BRCA1/2突变的人。此外,根据SOLO1试验的最新结果,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PARPi-olaparib用于新诊断的BRCA突变(种系或体细胞)晚期EOC患者,这些患者对一线铂类化疗完全或部分有反应,在诊断卵巢癌时评估BRCA1/2状态和早期识别BRCA1/2改变是临床决策的关键步骤。而且在今年3月份奥拉帕利将进入卵巢癌一线治疗的医保报销范畴,报销条件为BRCA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这也使得初始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变得更为必要。目前的基因检测样本主要包括血液、唾液及肿瘤组织,作为经常伴随卵巢癌出现的腹水,可否成为检测的样本呢?如果可以检测的阳性率如何呢?

来自意大利的CaterinaFumagall等教授对此进行了研究。我们都知道在卵巢癌手术中,为了分期,腹膜冲洗是常规的。此外,恶性腹水可以在手术前排出,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这些液体可能代表卵巢癌细胞的来源,这些细胞不仅具有表型特征,理论上也可以评估分子改变,包括BRCA1/2突变。BRCA检测在全血样本、评估生殖系BRCA1/2状态和肿瘤组织上是可行的。在CaterinaFumagall的研究中,他们评估了恶性腹水细胞学标本BRCA1/2分析的可行性,使用下一代测序(NGS)和回顾性评估细胞学和匹配肿瘤组织样本之间BRCA1/2状态的一致性。

背景:

随着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被批准用于新诊断的乳腺癌基因(BRCA)1/2突变的卵巢癌妇女,在诊断时很快就需要对BRCA1/2肿瘤状态进行评估。目的:

探讨卵巢癌腹水细胞学标本下一代测序(NGS)BRCA肿瘤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NGS“肿瘤性BRCA研究分析法”对11例卵巢癌患者肿瘤性腹水及相应肿瘤组织中BRCA1/2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11例腹水与肿瘤组织BRCA1/2结果一致,其中2例为野生型,9例为体细胞或种系变异。结论:

BRCA检测可用于卵巢癌腹水,再现BRCA1/2肿瘤状态,为临床决策提供有用的工具。

腹水样品制备及DNA提取

回顾性地从欧洲肿瘤研究所病理科的档案中检索到细胞学标本。用细胞离心法(细胞螺旋涂片)制备腹水样品,用May-Grunwald/Giemsa染色(图1)。腹腔液中卵巢恶性细胞的鉴定由细胞病理学家进行。选择每个病例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学涂片进行分析。载玻片解置,用含%酒精的试管刮取染色涂片。然后用PromegaMaxwell仪器(Promega,麦迪逊,威斯康星州,美国)自动提取DNA,并用Quantus荧光计(Promega)进行定量)。

表2报告了样本中肿瘤细胞的百分比和从每个病例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学涂片中回收的DNA浓度。

细胞学标本的BRCA检测结果见表3。

鉴于本研究中包含的病例数量有限,这些结果应该被认为是初步的,并在更大的队列中得到证实。然而,这些数据可能导致在常规诊断设置中对细胞学样本实施BRCA1/2测试。事实上,评估BRCA1/2在腹水标本上的状态可能在临床上是有用的,因为:(1)腹膜液体引流是一种微创手术,通常在手术之前,以缓解与积液相关的症状;(2)BRCA1/2状态可能会影响手术程序,因为BRCA1/2阳性状态与严重肿瘤残留患者的生存获益有关;(3)腹腔液提供了肿瘤基因组改变的动态快照,与单位点样本分析相比,能够捕获瘤内遗传异质性;(4)在恶性腹水细胞中可以识别体细胞和生殖系变异,就像在肿瘤组织中一样。总之,我们报告了BRCA1/2评估腹水染色细胞学涂片使用扩增基NGS。虽然病例数量有限,但成功率高。

参考文献:FumagalliC,RappaA,CasadioC,BetellaI,ColomboN,BarberisM,Guerini-RoccoE.Next-generationsequencing-basedBRCAtestingoncytologicalspecimensfromovariancancerascitesrevealshighconcordancewithtumourtissueanalysis.JClinPathol.Mar;73(3):-.doi:10./jclinpath--.EpubSep19.PMID:.

张小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z/21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