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宫颈癌防治热点,共促妇产科事业发展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11月5医院联盟、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学术年会暨第5次全国妇产科学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众多妇产科、流行病学、病理科专家莅临本次会议,参会学员热情高涨,全场座无虚席,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享受一场学术盛宴。

何贤周秘书长开幕致辞

曹泽毅会长开幕致辞

陈春玲教授开幕致辞

首先,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委员会何贤周秘书长分别介绍曹泽毅会长、郄明蓉院长、徐丛剑院长等各位专家的到场,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组委会主任曹泽毅会长、中国医促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陈春玲教授分别进行开幕式发言,虽然宫颈癌是大家都熟悉的癌症,但每年它不断有新发展、新技术、新内容,宫颈癌防治工程学术大会还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妇产科同道们提高宫颈癌诊治技术,每年与大家及时沟通、交流,并预祝会议圆满举行。

曹泽毅教授

目前研究已证实HPV持续感染是形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的主要方法依然是筛查,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委员会主任曹泽毅教授针对“宫颈癌的诊治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曹教授指出,25岁以下女性不轻易做HPV检测,避免增加心理负担。30岁以上女性采用TCT+HPV联合筛查。由于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强调手术首选、术前化疗、保留功能的治疗模式,尤其对年轻患者的放疗应更慎重。根据不同期别,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途径的手术,重在手术的规范化,精准放化疗。未控和复发是宫颈癌死亡的主要原因,需结合患者情况,选择盆腔廓清术,可使晚期、复发宫颈癌病人存活率达50%。最后,曹教授再次展望不久的将来,宫颈癌是可以被消灭的。

耿力教授

医院的耿力教授进行了以“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陷阱”为主题的报告,研究报道宫颈细胞学受取材、固定、涂片等主观因素影响,其假阴性率达2%-50%,而阴道镜对宫颈管内病变易漏诊,对于细胞学AGC,需行阴道镜+HPV+ECC+子宫内膜活检。由于绝经后阴道镜表现不典型、绝经后雌激素低下,鳞状上皮变薄,CIN2-3病变的上皮比较薄,易导致宫颈病变的漏诊。耿教授还指出,筛查宫颈腺上皮病变,敏感性比鳞状上皮差,敏感性仅50%。如细胞学为HSIL,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1,可能存在漏诊,其5年内发生CIN3的风险增加15%,因此应强调细胞学诊断与阴道镜和组织学诊断的一致性。

郄明蓉教授

医院郄明蓉教授详细讲述了“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治进展”,妊娠期间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2-7%,而在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女性中2.5-3%为HPV阴性,因此,推荐对孕妇首次产检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尽管三大指南在临床分期及淋巴结状态上存在分歧,但主要目的为有意愿的患者,在不影响母亲预后的前提下尽量维持妊娠,避免未熟儿的出生,临床决策依据病灶浸润范围、淋巴结状态、孕周和病理组织学类型,可选择手术、化疗等。终止妊娠的时间与末次化疗间隔3周,避免对母胎的相关副作用,33周后避免化疗。分娩方式仍存在争议,ESGO建议当宫颈病灶存在或需同时根治性手术时可选择剖宫产,CIN并不是剖宫产的指征。

徐丛剑教授

妇科肿瘤的手术范围到底多大?早期淋巴该不该清扫?晚期淋巴该扫到多高水平?来自医院的徐丛剑教授进行了以“宫颈癌手术和化疗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为主题的报告。徐教授指出,研究发现早期宫颈癌中采用广泛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疗效无显著差异,而前者严重并发症更高,因阳性病灶中途放弃根治术的宫颈癌仍能获得较好疗效。无高危因素的IA2-IB1可考虑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与术前介入化疗相比,宫颈癌术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杀灭手术残余病灶以及微小病灶。

乔友林教授

年新发宫颈癌约10万例,死亡约3万例,疾病负担区域差别大,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乔友林教授带来了“关于HPV疫苗的立场文件解读”,乔教授首先介绍了子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历程及HPV疫苗研究进展,青春期前的女孩接种HPV疫苗通常有较好成本效益,主要目标年龄人群范围9-13岁,可选择二价和四价疫苗,15岁以下女孩接种间隔时间为6个月的2剂次。现有证据显示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但孕妇避免接种,哺乳期女性可用。未来国家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还需考虑持续的资金来源及成本效果问题,引进疫苗不应对有效的宫颈癌筛查项目造成影响或挤占资金。

黄曼妮教授

来自中医院的黄曼妮教授进行了以“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为主题的报告,宫颈癌的精确放疗核心技术-靶区勾画已基本达成共识,盆腔MRI时确定软组织及宫旁受侵的较理想的方法,常以T2序列显示的高-中信号区域勾画GTV。黄教授指出CTV如何外放形成PTV的标准差异大,目前并无一直推荐,外放5-10mm能体现IMRT的优势,推荐层厚≦5mm的3DMRI序列,建议施源器重建和靶区勾画在同一影像序列上进行,以减少融合误差。对于解剖结构特殊或肿瘤位置特殊的患者考虑组织间插植治疗,强调SBRT不能取代近距离治疗。

赖爱鸾教授

首都医院赖爱鸾教授详细阐述了“宫颈切缘阳性的临床处理”,宫颈锥切标本切缘可见病变或切缘与病变小于1mm定义为切缘阳性,它与病变残存、复发、持续或进展的关系尚不一致,切缘受累是病变持续或复发的预测因素,如锥切术后HPV阴性,则残留病灶的风险可以忽略。切缘阳性是应充分知情告知,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年龄、个人意愿进行个性化处理,对不易再行宫颈切除术的病例可采用子宫全切术,术后建议每3-6个月进行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随访达5年,以防病变残余或复发。对于切缘阳性的微小浸润癌,尤其有保留子宫的愿望,应再行锥切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来指导下一步治疗。

林仲秋教授

来自中医院的林仲秋教授详细阐述了“FIGO/NCCN宫颈癌治疗指南解读”,林教授首先介绍了新版指南的主要更新,包括明确锥切治疗宫颈微小浸润癌切缘阴性定义、复发转移性宫颈癌一线联合化疗方案等,对于不同期别保留或不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分别进行讲述。宫颈鳞癌与雌激素无关,IB1/IIA1期及以前的<45岁绝经前患者可以保留卵巢,IB2/IIA2期以上的患者不推荐保留卵巢。关于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林教授推荐能手术者尽快手术治疗,不推荐保留生育功能,不推荐保留卵巢,术后均化疗选择EP或VCR/ADM/CTX,放宽术后辅助放疗指征,小病灶手术后放化疗,大病灶同期放化疗后再化疗。

郭红燕教授

医院的郭红燕教授带来了“腹腔镜下复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前盆腔阔清术——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诊治进展”,郭教授首先介绍了阴道黑色素瘤的定义、临床症状及诊断,强调对于早期初次治疗首选手术,主要处理病灶及淋巴结,而肿瘤细胞减灭术非常规,行广泛局部切除的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均应评估前哨淋巴结。对于晚期/复发的患者尽最大可能切除病灶,对于不能手术者,放化疗联合及免疫治疗均可,阴道近距离照射是治疗恶黑的放疗手段。最后,郭教授还分享了一例腹腔镜下复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前盆腔阔清术,详细讲述了手术步骤及手术技巧。

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期待您的加入!!!Ineedyou!

中国妇产科在线通讯员征集令!!!

学术会议报道/专家采访/各地妇产科资讯投稿…更多精彩内容期待您的加盟

急招重庆南京广州郑州地区通讯员!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人:妇小帮

联系电话/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d/18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