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卵巢癌
2020-8-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初期症状并不明显,约70%—80%的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随着肿瘤的扩散,患者常出现腹胀、腹痛、腰痛、消瘦等症状,常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女性生殖器肿瘤组织学分类(版),卵巢肿瘤分为14大类,其中主要组织学类型为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及转移性肿瘤。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相对凶险,因恶化程度较高、易于种植转移,治疗后易复发和耐药。
1
卵巢癌组织分型及治疗
发病率及组织学分类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癌)(占50%-70%)
生殖细胞肿瘤(占20%-40%)
性索-间质肿瘤(占5%-8%)
?纯型间质肿瘤
?纯型性索肿瘤
?混合型性索-间质肿瘤
转移性肿瘤(占5%-10%)
?为继发于胃肠道、生殖道、乳腺等部位的原发性癌转移至卵巢形成的肿瘤
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卵巢肿瘤的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磁共振、CT、PET检查肿瘤标志物
?血清CA?血清AFP?血清hCG
?性激素?血清HE4
腹腔镜检查
?直接观察肿块外观和盆腔、腹腔及横膈等部位,在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抽取腹腔积液行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
?抽取腹腔积液或腹腔冲洗液和胸腔积液,查找癌细胞良性肿瘤的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手术范围
年轻、单侧肿瘤:患侧卵巢肿瘤剔除或卵巢切除术
双侧肿瘤:肿瘤剔除术
绝经后妇女: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恶性肿瘤(卵巢癌)的治疗初次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患者在全面手术分期的基础上行患侧附件切除或双侧附件切除;晚期患者行减瘤术
化疗:除经过全面分期手术的ⅠA期和ⅠB期且为G1的患者不需化疗外,其他患者均需化疗
靶向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放疗:治疗价值有限,复发患者可选用姑息性局部放疗
交界性肿瘤及复发性癌的治疗①交界性肿瘤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方法参照卵巢癌,但临床Ⅰ期的患者经仔细探查后可不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
?术后一般不选择辅助性化疗,仅卵巢外浸润性种植者考虑化疗
②复发性癌
?选择治疗时应优先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的作用有限,应仔细、全面评估后实施
?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①良性生殖细胞肿瘤
?单侧肿瘤行卵巢肿瘤剔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
?双侧肿瘤者应行双侧卵巢肿瘤剔除术
?绝经后妇女可考虑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②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手术治疗:建议行全面分期手术
?化疗:除Ⅰ期无性细胞瘤和Ⅰ期、G1的未成熟畸胎瘤外,其他患者均需化疗
?放疗:仅用于治疗复发的无性细胞瘤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治疗良性性索间质肿瘤:
?单侧肿瘤应行卵巢肿瘤剔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
?双侧肿瘤者应行双侧卵巢肿瘤剔除术
?绝经后妇女可考虑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参照卵巢上皮性癌,但可不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
?术后辅助治疗:Ⅰ期低危患者术后随访,不需辅助治疗;Ⅰ期高危患者术后可选择随访,也可选择化疗或放疗;而Ⅱ-Ⅳ期患者术后应给与化疗或残余灶放疗
卵巢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治疗原则:缓解和控制症状
?若原发瘤已经切除且无其他转移和复发迹象,转移瘤仅局限于盆腔,可进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并尽可能切除盆腔转移灶
?术后配合化疗或放疗
2
上皮性卵巢癌流行病学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例新诊病例和,例死亡,使卵巢癌成为第七大常见癌症,诊断后5年存活率为47%;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诊断时已为疾病晚期。晚期疾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29%,而早期疾病为92%。由于EOC的无症状性,大约75%的患者被诊断为晚期。
上皮性卵巢癌流行病学?女性OC的整体5年生存率接近50%;然而,生存率取决于女性的年龄和诊断时的癌症阶段。
?诊断为早期疾病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要高得多。然而,目前缺乏OC的早期检测方法意味着大多数病例在癌症已经扩散后被诊断出来。
?在美国,OC的死亡率正在缓慢下降,这被认为是由于OC手术和化疗的进展。
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风险因素:月经周期不规则、年龄增加、BRCA基因突变
保护因素:妊娠和哺乳、多次分娩、口服避孕药,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皮性卵巢癌主要病理分型
?上皮肿瘤(癌)起源于覆盖卵巢外表面的上皮细胞。它们在早期很难被发现,并且是美国妇科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上皮性肿瘤最为常见,约占90%以上。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级别浆液性肿瘤(HGSC)占70%,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约占10%,子宫内膜样癌占10%,透明细胞癌占5%,粘液性癌占3%
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分级
?浆液性癌:依据癌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活性等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
?子宫内膜样癌:与子宫体内膜样癌相同,依据腺体的结构和实性区域比例以及癌细胞核异型性,分为高分化(G1)、中分化(G2)和低分化(G3)
?黏液性癌:一般不分级,因该类肿瘤异质性大,可出现貌似良性、交界性成分
?其他上皮性肿瘤(包括透明细胞癌、浆粘液性癌、恶性Brenner瘤和未分化癌)不分级
高级别浆液性肿瘤
?高级别浆液性肿瘤(HGSOC)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占上皮性卵巢癌(EOC)的70%以上
?在显微镜下,HGSOC显示乳头状和实性生长,大的单核细胞表现出多形核,具有突出的核仁和有丝分裂活性?大多数HGSOCs是散发性的,但约15%至20%的女性EOC患者具有遗传易感性,可发生BRCA1和BRCA2突变或包括BROCA-癌症风险基因组的其他同源重组基因的不常见改。BRCA1/BRCA2蛋白是通过同源重组参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DNA损伤修复过程的肿瘤抑制因子。
?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女性卵巢癌的标志:
?年龄小于正常发病年龄,通常比中位年龄小10岁;
?患有其他癌症病史,如乳腺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家族史,特别是女性亲属的乳腺癌和卵巢癌以及男性亲属的前列腺癌
?不能仅仅基于家族癌症史的基因检测分类,因为很大比例的女性筛查出BRCA1/BRCA2突变阳性,但他们未报告任何癌症家族史
子宫内膜样癌
?卵巢的子宫内膜样癌约占EOCs的10%。在显微镜下,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可以是囊性的或以实性为主
?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卵巢癌起源于转化的子宫内膜起源的相似前体细胞。此外,患有Lynch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女性患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卵巢癌的风险也增加。错配修复基因(mutS同源6[MSH6],MSH2,MLH1和PMS1同源物2,错配修复系统组分[PMS2])的表达缺失是Lynch综合征的特征,并且在近8%的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样和透明细胞卵巢癌中发现
?人类子宫内膜样卵巢癌的分子谱分析显示,最常见的突变与OCCC中观察到的相似,包括PIK3CA(40%),ARID1A(30%),KRAS(30%),PTEN(16%)和PPP2R1A(16%)。CTNNB1(一种编码β-连环蛋白的基因)的突变特别常见,约占低级别子宫内膜样卵巢癌的50%。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病变与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病变不同,与HGSOC有相似之处。
卵巢癌根据广泛的分子分类、基因突变/途径和组织病理学分类
上皮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
3
卵巢癌的诊断
卵巢癌的诊断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
?详细的病史采集(强调家族遗传史询问)
?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
?影像学(CT,B超,PET)?胸部X线或CT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Ca,AFP,hCG,性激素,HE4
?胃肠镜?腹腔镜检查
?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
卵巢癌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强调综合治疗。
?手术
?化疗
?靶向治疗
手术?所有卵巢癌患者初始治疗方案是手术,目的是:
?切除所有可见病灶
?明确诊断
?确定疾病范围以明确患者分期
?普通外科医生的全面手术分期率可以达到35%,普通妇科医生的全面手术分期率则为52%,强调了卵巢癌分期手术应该由合适的受过此方面培训的医生来完成
?初次手术也会进行组织病理的全面探查和分期分级
?新诊断卵巢癌的治疗目的是治愈,如果通过病理学确诊卵巢癌,也有正确的分级和分期。患者会接受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切除所有可见病灶。手术的范围与卵巢癌的分期有关系
减瘤手术示意图
V1NCCN指南: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表现、分期及治疗
通过既往手术或组织活检诊断(细胞病理学)→见检查,结果和初级治疗(OV-3)
V1NCCN指南:不太适合手术或最佳细胞减灭术治疗的可能性低——新辅助治疗
V1NCCN指南:根据既往手术诊断后的初始治疗
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临床Ⅰ期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临床Ⅰ期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目的在于切除肿瘤,全面手术病理分期,并在此基础上评价预后、制定化疗方案12。?腹腔镜手术仅适用于肿瘤体积小,可以完整装入取物袋中经穿刺孔取出的病例。建议由有经验的妇科肿瘤医师施行腹腔镜手术。
全面分期手术的内容
?术前肠道准备
?足够长的腹部纵行切口
?抽取腹水或盆、腹腔冲洗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尽可能完整取出卵巢肿瘤,避免包膜破裂,并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高位断扎骨盆漏斗韧带
?全面探查及评估所有腹膜、肠表面、横膈、肝脾表面,对粘连或可疑之处进行活检,及腹膜随机取样活检,包括子宫直肠窝、膀胱浆膜面
?盆腔侧腹膜、两侧结肠旁沟、横膈面(也可使用细胞刮片行膈下细胞学取样)
?沿横结肠切除大网膜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水平至少达肠系膜下动脉血管水平,最好达肾血管水平,包括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周围,以及动静脉之间的淋巴结
?两侧盆腔淋巴结切除应包括骼总血管前外侧、骼内外血管表面及闭孔神经上方的淋巴结
?性索间质肿瘤可不进行淋巴结切除
?若为粘液性肿瘤,应切除阑尾
?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腹盆腔病灶,残留灶最大径不超过1cm
?术后详细记录病变范围和大小、术式、残留病灶部位及大小、卵巢肿瘤是否自发破裂或术中破裂
因各种原因在首次手术时未能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尚未进行抗肿瘤化疗的患者,应考虑再次全面分期手术
①再次全面分期手术的指征
?在首次手术时未能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尚未进行抗肿瘤化疗的患者,应考虑再次手术,完成全面探查和分期的手术。尤其是对早期低危(即可能为ⅠA期G1或ⅠB期G1)术后无需化疗的患者
?如果可能是早期高危患者(如ⅠA期G2/G3或ⅠB期G2/G3,ⅠC,Ⅱ期或透明细胞癌),可先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有残留灶也应再次手术分期
②手术方式与内容
?如果首次手术时已完整切除肿瘤,无明显肿瘤残留,可考虑经腹腔镜行再次分期手术
?手术方式和内容与全面分期手术相同
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术
①手术的指征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要求严格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年轻,渴望生育,无不孕不育因素分化好的ⅠA期或ⅠC期、非透明细胞癌;子宫和对侧卵巢外观正常;有随诊条件。完成生育后视情况可能需再次手术切除子宫及对侧附件
②手术原则及内容
?保留子宫和正常一侧的附件
?若对侧卵巢外观正常,不必常规做活检,以免引起继发性不孕;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其余同全面分期手术
卵巢癌Ⅱ-Ⅳ期患者应选择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
?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适用于临床拟诊为中晚期(部分Ⅱ期、Ⅲ期和Ⅳ期)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最大程度的PDS应在患者可以耐受手术或无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前提下进行
——新诊断的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明显局限于卵巢或骨盆
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期间,应尽一切努力实现骨盆疾病的最大限度减灭并评估上腹部或腹膜后的隐匿性疾病
?腹膜细胞学检查时应进行腹水或腹腔冲洗
?所有腹膜表面均应清晰可见,任何怀疑有转移的腹膜表面或黏连均应选择性切除或活检。在没有任何可疑区域的情况下,应从骨盆,腭沟和膈下表面进行随机腹膜活检(巴氏染色的膈膜刮除是可接受的替代方案)
?BSO和子宫切除的移除过程中应尽一切努力保持包膜肿块的完整性
?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可考虑使用USO或BSO进行子宫保留。子宫保留允许未来可能的辅助生殖方法
?应进行网膜切除术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应通过将腔静脉和主动脉的淋巴结组织双侧剥离到至少肠系膜下动脉的水平,最好是肾血管的水平
?盆腔淋巴结解剖的首选方法是双侧切除覆盖在常见髂血管上方和前外侧的淋巴结,覆盖在髂外血管和内侧,下腹部血管的上方和内侧,以及从闭孔窝最小的前部至闭孔神经的淋巴结
——新诊断的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累及骨盆和上腹部
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期间,应尽一切努力实现所有腹部,盆腔和腹膜后疾病的最大限度细胞减灭。残余病灶1cm定义为最佳细胞减灭;但是,应尽最大努力消除所有严重疾病,以提供更好的生存结果
?腹膜细胞学检查时应抽取腹水(如有)。切除所有累及的网膜
?如果可能,应切除可疑和/或扩大的节点。不需要切除临床阴性淋巴结
?可考虑用于最佳外科细胞减灭术(在所有分期中)的手术包括肠切除术和/或阑尾切除术,剥离隔膜或其他腹膜表面,脾切除术,部分膀胱切除术和/或输尿管膀胱造口术,部分肝切除术,部分胃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或远端胰腺切除术
?外科细胞减灭术后残留疾病体积小的侵袭性上皮性卵巢癌或腹膜癌患者是IP治疗的潜在候选者。这些患者应在初次手术时放置IP导管
间歇性细胞减灭术(IDS)的适应症
?IDS适用于新辅助化疗(NACT)后肿瘤缩小,达到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经评估有可能满意减灭的晚期病例;或首次减灭手术时残留肿瘤较多较大,经2~3个疗程化疗后再次手术的病例
新辅助化疗后的间歇性细胞减灭术
?与初次减瘤手术一样,应该尽一切努力在间歇性细胞减灭术中实现最大的细胞减少。应尽最大努力消除腹部,骨盆和腹膜后的所有严重疾病。建议咨询妇科肿瘤科医生
?对化疗有反应或疾病稳定的女性患者,应在≤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进行IDS,包括完成TAH和BSO分期。手术的替代时间尚未进行前瞻性评估,但可以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因素来考虑。
?Ⅲ期疾病接受IDS时可以考虑使用顺铂(mg/m2)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
?所有腹膜表面都应该是可视化的,任何腹膜表面或可疑的携带转移的粘连都应该被选择性切除或活检
?应进行网膜切除术
?如果可能,应切除可疑和/或扩大的结节。在初次诊断时发现有潜在转移的淋巴结应考虑切除,即使目前尚未发现可疑或扩大
?可考虑最佳减瘤手术用于包括肠切除术和/或阑尾切除术,膈膜剥离或其他腹膜表面,脾切除术,部分膀胱切除术和/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部分肝切除术,部分胃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或远端胰腺切除术
化疗?初次手术后辅助化疗,以杀灭残留癌灶、控制复发,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为达到满意手术创造条件
?作为不能手术者主要治疗,但很少应用
V1NCCN指南:初始化疗/初始辅助治疗
病理学家建议将浆液性卵巢癌分为低级别或高级别。2级浆液被认为是高级别。
V1NCCN指南: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治疗
常用化疗方案
a:Ⅰ期疾病:建议高级浆液使用6个周期;所有其他组织学为3-6个周期。
靶向治疗GOG:贝伐珠单抗纳入卵巢癌的初始治疗
?一项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试验,旨在评估贝伐珠单抗在标准一线治疗中的应用
一线加用贝伐珠单抗并维持治疗中位PFS增加3.8个月
?对照组,贝伐珠单抗起始组和贝伐珠单抗序贯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3、11.2和14.1个月
?截至年8月26日,47%的患者死亡后,无进展生存期数据与原始分析结果一致
贝伐珠单抗序贯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与对照组和贝伐珠单抗起始组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贝伐珠单抗起始组和贝伐珠单抗序贯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39.3、38.7和39.7个月
?截至年8月26日,47%的患者死亡后,总生存期数据与原始分析结果一致
除高血压外,三组间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卡铂和紫杉醇化疗后10个月内使用贝伐珠单抗可延长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4个月,但未延长总生存期
ICON7:贝伐珠单抗在卵巢癌中的3期试验
?一项Ⅲ期随机多国家研究,旨在评估贝伐珠单抗对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如果在手术后4周内开始化疗,则在第1周期省略贝伐珠单抗以避免伤口愈合延迟。由于任何原因而省略的贝伐珠单抗的周期不能替换。
一线加用贝伐珠单抗并维持治疗中位PFS增加1.5个月,高进展风险亚组患者中的中位PFS增加5.4个月
?标准治疗组vs标准治疗+贝伐珠单抗组36个月的中位PFS分别为20.3个月vs21.8个月(HR=0.81,95%CI,0.70,0.94;p=0.)
?高进展风险亚组(3级或透明细胞组织学)标准治疗组vs标准治疗+贝伐珠单抗组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vs15.9个月(HR=0.68,95%CI,0.55,0.85;p<0.);贝伐珠单抗的作用随时间而变化并且在12个月时最大,与标准治疗相比,此时无进展生存率的改善为15.1%(95%CI,10.7至19.5)
一线加用贝伐珠单抗并维持治疗与标准治疗的OS无显著差异,高进展风险亚组患者中,中位OS增加4.8个月
?贝伐珠单抗的总生存期未获益(标准化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4.6个月[95%CI43..9],而贝伐珠单抗组为45.5个月[44..7]。对数秩检验P=0.85)
?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VS单独接受化疗的总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化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4.5个月[95%CI32.0–37.0],而贝伐珠单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9.3个月[37.0–41.7]。对数秩检验P=0.03)
结论
?贝伐珠单抗可改善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添加贝伐珠单抗至铂类化疗并未延长整个研究人群的生存期;然而,在预后不良的患者中观察到总生存期的获益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例新诊病例和,例死亡,使卵巢癌成为第七大常见癌症,诊断后5年存活率为47%
?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级别浆液性肿瘤占70%,低级别浆液性癌约占10%,子宫内膜样癌占10%,透明细胞癌占5%,粘液性癌占3%
?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强调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所有卵巢癌患者初始治疗方案是手术。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临床Ⅰ期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因各种原因在首次手术时未能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尚未进行抗肿瘤化疗的患者,应考虑再次全面分期手术;卵巢癌Ⅱ-Ⅳ期患者应选择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
?化疗: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为达到满意手术创造条件;初次手术后辅助化疗,以杀灭残留癌灶、控制复发,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可改善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复发性卵巢癌卵巢癌的复发率
?即使初始治疗取得临床完全缓解,仍有相当一部分卵巢癌患者会出现复发
?研究表明,早期卵巢癌复发率约为25%,晚期复发率超过80%。而超过75%的卵巢癌在诊断的时候已经是晚期
卵巢癌复发的检测
?初始治疗之后或随访期间,临床再评估可以发现卵巢癌的复发
?一般通过CA-的升高或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复发性卵巢癌的分类及定义
?复发卵巢癌根据初始手术或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化疗之后疾病无进展的时间间隔来分类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方法
?复发性卵巢癌一经复发,预后很差,选择治疗时应优先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
?处理原则:
?局部复发病灶经评估能再次切除者,应考虑行再次减瘤术
?不能再次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根据复发类型选择二线化疗方案
?放射治疗
?鼓励复发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V1NCCN指南--卵巢癌复发后的治疗方法
复发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
?手术治疗对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作用有限,应仔细、全面评估后实施,主要用于
?解除并发症
?铂敏感复发、孤立复发灶
?局部复发病灶经评估能再次切除者,应考虑行再次减瘤术
?再次减瘤术适应证为铂敏感复发患者,且预计复发病灶可以切除,达到满意减瘤
?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一样,残存肿瘤越小,预后越好
?以下情况不适合行再次减瘤术
?病灶无法满意切除者
?已用过多个方案化疗、多药耐药者
——化疗
?化疗是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一线化疗的方案、疗效、毒副反应及肿瘤复发时间综合考虑
?末次化疗至复发的时间间隔是影响二线治疗的主要因素,据此将复发肿瘤分为两类:铂耐药复发和铂敏感复发
?选择二线化疗时可按以下原则选择方案:
?铂敏感复发,且不适合手术或者再次减瘤术后的病例,仍需接受含铂的联合化疗
?铂耐药的病例,再次化疗效果较差,治疗目的应更多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应鼓励铂耐药复发患者参与临床试验,二线化疗药物首选非铂类单药±贝伐珠单抗,有效率10%~25%
V1NCCN指南—铂敏感复发推荐化疗方案
V1NCCN指南—铂耐药复发推荐化疗方案
——靶向治疗
?复发性卵巢癌容易产生化疗药物耐药性,需要新的治疗途径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清除耐药肿瘤细胞,个体化的靶向治疗便愈显重要
?近年来复发性卵巢癌靶向治疗方法飞速发展,靶向药物种类繁多
?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等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
?目前,对复发性卵巢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很多,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争议,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掌握好指征,个体化选择用药
V1NCCN指南—靶向治疗推荐方案
铂敏感复发、铂耐药复发推荐靶向治疗用药方案
恶性生殖细胞瘤/性索-间质瘤靶向治疗用药方案
*肠穿孔风险增加的患者禁用
**用于有害生殖细胞BRCA突变,且已接受三线及更多线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用于有害生殖细胞/体细胞BRCA突变,且已接受二线或更多线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早期卵巢癌复发率约为25%,晚期复发率超过80%。而超过75%的卵巢癌在诊断的时候已经是晚期
?卵巢癌复发一般通过CA-的升高或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复发卵巢癌可分为铂耐药复发和铂敏感复发
?复发性卵巢癌一经复发,预后很差,选择治疗时应优先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对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作用有限,应仔细、全面评估后实施
?化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一线化疗的方案、疗效、毒副反应及肿瘤复发时间综合考虑
?靶向治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
参考: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9版NCC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inOncology(NCCNGuidelines?).OvarianCancer.Version1.除特别注明外,图文资料来自网络侵删,「ONCO资讯」编辑??文章链接:首个中国的奥拉帕利真实世界数据卵巢癌患者的福音,第一个进医保的靶向药“HRD”同源重组修复缺陷ONCO资讯:肿瘤新药,招聘信息,PPT资源越分享越强大,记得点「在看」哦gong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