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卵巢癌诊疗规范

2020-6-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皮肤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72162.html
一、概述

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死亡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7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20%和5%,本诊治规范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

(一)筛查方法和高危人群

对于普通人群的筛查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流行病学统计结果表明普通妇女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仅为1%左右,而BRCA1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还有Lynch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的女性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MLH1、MSH2、MSH6、PSM2、TP53等。对于家族史比较明显但无法判断属于哪种遗传性综合征的情况,可考虑行遗传相关的多基因检测。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深居盆腔,卵巢上皮性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难以早期诊断,约2/3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与上皮癌有所不同,早期即出现症状,除腹部包块、腹胀外,常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2.体征

临床查体可发现盆腔包块、或可扪及子宫直肠陷凹结节。

(三)辅助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查

(1)CA

最为常用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尤其是浆液性卵巢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2)HE4

HE4是近10余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其对卵巢癌的诊断特异度(约90%~95%)显著高于CA(76.6%~86.5%)。

(3)ROMA指数

ROMA指数是将CA和HE4的血清浓度测定与患者绝经状态相结合的一个评估模型,其值取决于CA、HE4的血清浓度、激素和绝经状态。

(4)其他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升高可见于卵黄囊瘤、胚胎癌和未成熟畸胎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见于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见于未成熟畸胎瘤或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常见于无性细胞瘤;CA19-9,升高常见于未成熟或成熟畸胎瘤。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卵巢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卵巢有无占位性病变,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肿瘤形态学特征是超声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主要标准。经阴道超声检查(TVS)探头接近卵巢,图像分辨率高,不受肥胖及肠气干扰,对卵巢癌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2)腹盆腔CT扫描

腹盆腔CT扫描是卵巢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观察病变内微小脂肪、钙化,有助于对卵巢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的检出,对于评价肿瘤的范围及腹膜转移有重要价值,可辅助临床分期,为首选检查方法。

(3)盆腔MRI

对于脂肪、出血等成分的观察有优势,其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可达到83%~91%;MRI有助于确定盆腔肿块起源,并辅助CT进行卵巢癌的术前分期。

(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SPECT全身骨显像有助于卵巢癌骨转移的诊断,全身骨显像提示骨可疑转移时,对可疑部位可增加断层融合显像或MRI、CT等检查进一步验证。

(5)PET-CT

治疗前PET-CT显像有助于卵巢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利于发现隐匿的转移灶,使分期更准确;PETCT同步增强CT扫描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但PET-CT价格仍较高,并不推荐为常规检查。

3.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大多数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或胸腔积液,行腹水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组织病理学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于临床高度可疑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腹腔镜探查活检术不但可以获得组织标本,还可以观察腹盆腔内肿瘤转移分布的情况,评价是否可能实现满意减瘤手术。

4.胃肠镜检查

在盆腔肿块患者中需排除胃肠道原发肿瘤卵巢转移者,尤其相对年轻,血清CA19-9、CEA升高显著的患者需行胃肠检查,排除胃肠道转移性肿瘤。

5.腹腔镜检查

可行腹腔镜探查活检,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腹盆腔探查还可用于判断能否实现满意的减瘤手术,这部分内容详见治疗部分。

(四)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

2.盆腔炎性包块:

3.卵巢良性肿瘤:

4.盆腹腔结核:

5.卵巢转移性癌:

四、病理分类和手术病理分期

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卵巢上皮性癌主要病理类型有:浆液性癌(80%),子宫内膜样癌(10%)、透明细胞癌(10%)、黏液性癌(3%),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少见病理类型(表1)。

五、治疗

手术和化疗是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极少数患者可经单纯手术而治愈,但绝大部分患者均需手术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初始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手术目的包括切除肿瘤、明确诊断、准确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卵巢癌的初次手术包括全面的分期手术及肿瘤细胞减灭术。

1.全面分期手术

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3.肿瘤细胞减灭术(DS)

4.腹腔镜探查术

5.再次减瘤术

6.辅助性姑息手术

7.降低风险输卵管-卵巢切除术(RRSO)

(二)化疗

化疗是卵巢上皮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在卵巢癌的辅助治疗、复发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一线化疗

一线化疗包括术后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以紫杉醇联合卡铂为首选,也有研究探讨抗血管药物例如贝伐珠单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尚待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术前4~6周需停止贝伐珠单抗的应用。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紫杉类/铂类的联合化疗,年NCCN指南新加入了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卡铂作为可选的一线方案之一。

(1)Ⅰ期患者术后可选择的辅助化疗方案

(2)Ⅱ~Ⅳ期患者术后可选择的辅助化疗方案

(3)对于满意减瘤的Ⅱ~Ⅲ期患者,还可以选择静脉/腹腔联合化疗方案

2.二线化疗

卵巢癌复发后或一线化疗中进展者采用二线化疗。末次化疗至复发的时间间隔是影响二线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据此将复发肿瘤分成两类:①铂耐药复发:肿瘤在铂类为基础的一线治疗中无效(铂类难治型),或化疗有效但无化疗间隔<6个月复发者(铂耐药型);②铂敏感复发:肿瘤在铂类为基础的一线化疗中有效,无化疗间隔≥6个月复发者。

对于铂敏感复发的病例,首先判断是否适合再次减瘤术,不适合手术或者再次减瘤术后仍需接受含铂的联合化疗,可选择的方案包括:卡铂/紫杉醇3周方案、卡铂/紫杉醇/贝伐珠单抗、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吉西他滨、卡铂/吉西他滨/贝伐珠单抗、卡铂/多柔比星脂质体、顺铂/吉西他滨、卡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有效率为30%~80%。黏液性癌选择5-FU/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

对于铂耐药的病例,再次化疗效果较差,治疗目的应更多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应鼓励耐药复发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对铂耐药复发者,首选非铂类单药(多柔比星脂质体、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口服依托泊苷、吉西他滨、紫杉醇周疗、拓扑替康)+/-贝伐珠单抗,有效率10%~25%。

(三)靶向治疗

1.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抑制剂

奥拉帕利(olaparib)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PARP抑制剂,适应证为对于末线含铂方案化疗有效[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另外,对于有BRCA1/2突变的铂耐药复发患者可以行奥拉帕利单药治疗。尼拉帕尼(niraparib)是PARP1/2抑制剂,目前尼拉帕尼美国FDA获批适应症为既往接受两线或以上含铂方案化疗并且末线化疗有效(CR或PR)的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卢卡帕尼(rucaparib)也是口服PARP抑制剂。

2.抗血管生成药物

贝伐珠单抗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之一,在卵巢癌的一线治疗、铂敏感复发、铂耐药复发的治疗中均有价值。贝伐珠单抗在化疗期间和化疗同步应用,如有效,在化疗结束后单药维持治疗。无论在一线治疗还是复发治疗中,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PFS。

(四)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为卵巢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但目前尚缺乏Ⅲ期临床研究的结果支持,在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五)放疗

目前放疗仅用于部分复发卵巢癌的姑息治疗。对于肿瘤局限,例如仅有腹膜后或纵隔淋巴结转移,但手术难以切除,且化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调强放射治疗。

(六)激素治疗

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化疗无效的复发患者,可考虑治疗,药物包括: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高效孕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总体有效率大约10%。

(七)中医中药治疗

六、预后

由于难以早期诊断以及对于耐药复发卵巢上皮癌缺乏有效的治疗,卵巢上皮癌的总体预后较差。

七、随访

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治疗前2年每3个月复查1次;后3年每3~6个月复查1次;5年之后每年复查1次。

复查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多数患者复发时缺乏典型的症状,而妇科检查则有助于早期发现阴道残端及盆腔内的复发。应定期监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初诊时发现有升高的标志物都应进行复查,上皮癌最常用的是CA,此外还有CA19-9、CEA等。卵黄囊瘤注意复查AFP,无性细胞瘤复查LDH。影像学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的随访监测中不可缺少。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胸部X线片、超声、CT、MRI、骨扫描、PET-CT等。卵巢癌复发于盆腹腔最常见,腹盆腔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卵巢癌诊疗规范(年版)》编写〕

(本规范源自于医脉通网站,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1.3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yy/19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