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的个性化药物选择
2017-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绝经是女性生命进程中的一个生理现象,其本质是卵巢的功能衰竭,随之而来的是女性多种绝经症状,如潮热、出汗、睡眠障碍、焦虑烦躁、排尿困难、反复泌尿系感染、骨质疏松症、糖代谢障碍、早老性痴呆等,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已经发展几十年时间,人们对其利弊的认识几经波折,经历了极其曲折的过程,目前已确认,HRT是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的最有效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如何正确安全地运用HRT,如何针对每个个体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1HRT启动时机的选择
HRT于年由Geist和Spielman首先提出,在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及利弊研讨中不断进步发展。年美国妇女健康协会(WHI)的研究报告指出: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心脏病、卒中、浸润性乳腺癌风险均上升,而结肠癌及髋骨骨折风险下降,由此得出结论: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不宜用于预防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并且在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时,应考虑其对乳腺和心血管的风险。这在当时对HRT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此后数年,经过对该研究充分的再分析发现,WHI研究人群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63岁,且HRT方案未能做到个性化给药,再分析结果显示如果绝经超过10年后开始HRT不能降低冠心病,而绝经20年以后再开始HRT则会增加冠心病风险,而那些在绝经10年以内开始HRT的妇女,则有比较低的冠心病风险,可见试验人群的年龄至关重要。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被称为窗口期”的理论逐渐形成。
“窗口期”理论指的是绝经10年以内,一般为60岁以下女性,在此阶段开始HRT,效益最高,会形成一个对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长期保护作用的时间段,而各种雌孕激素治疗相关风险极低。年国际绝经学会(IMS)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制定的指南中均指出,HRT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RT的启用时机,“窗口期”是启动HRT的最佳时期。一项来自丹麦的研究将例45~58岁的妇女随机分为HRT组和安慰剂组,服药时间达11年,而随访时间长达16年,其结果是妇女在绝经早期接受HRT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而不增加癌症、中风及血栓风险。确立了HRT的启动时机为“窗口期”是近10年HRT研究最为重要的进展。
在临床工作中,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是HRT应用的重要“潜力治疗窗”,那么如何识别绝经过渡期对临床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绝经过渡期的起点是40岁以上的妇女,在10个月之内发生两次相邻月经周期长度的变化≥7天,绝经过渡期晚期的标志是跃过2个或2个以上月经周期。在临床工作中,绝经过渡期的起点是一个标志点,其对于识别绝经过渡期,在合适的时间启用HRT非常重要。大多数患者是以月经紊乱为最初的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以潮热出汗等症状为最初的临床表现,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灵活对待。
2HRT常用的雌孕激素及给药方式
HRT使用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常用的雌激素给药途径有口服、经皮、经阴道局部用药等,孕激素的给药途径多为口服,也可阴道用药。
2.1口服雌激素
主要特点是使用方便,价格相对便宜,是一种经典的用药方式。口服药物后会经过肝脏代谢,即存在肝脏首过效应,对脂代谢和糖代谢具有一定的益处,但同样因肝脏首过效应,可能影响出凝血系统,故不宜用于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建议选择口服雌激素,对皮贴过敏者也可口服途径用药。天然雌激素对肝代谢影响最小,HRT时建议尽量使用天然雌激素。
常用的天然雌激素有结合雌激素(商品名:倍美力)0.mg/片或0.3mg/片,倍美力用于HRT已有70年历史,通常将每日口服0.mg倍美力或与之相当的剂量称为标准剂量;戊酸雌二醇(商品名:补佳乐)1mg/片,每盒21片,是微粉化和酯化的雌二醇(E2),溶解性好,口服后迅速水解为E2及戊酸;17β-E2,与人体内天然存在的E2结构相同,既可口服,也可经阴道用药,目前仅在复方制剂芬吗通的前14片中含有,无单一商品。
2.2经皮雌激素
经皮肤吸收直接进入体循环,生物利用度高,雌激素用量降低,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降低三酰甘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研究显示经皮雌激素对于血栓的高危人群相对安全,年Canonico等[11]研究报告,与对照组相比,口服雌激素组、经皮雌激素组静脉血栓的相对危险度(HR)为1.7(95%CI:1.1~2.8)和1.1(95%CI:0.8~1.8),口服和经皮雌激素的危险性显著不同(P=0.01)。此外经皮雌激素还可降低胆道疾病风险及手术率,年Liu等[12]研究报告,使用经皮途径给药者,因胆囊病住院和行胆囊切除术的比例少于口服给药组(1.17vs.1.74,P<0.)。与口服雌激素相比,对于合并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泌乳素血症者需要HRT时,推荐相对安全的经皮途径。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需要HRT时最好选用口服途径给药。
目前临床常用的经皮吸收雌激素有贴剂和凝胶。半水合E2皮肤贴剂(商品名:松奇)每片含半水合E21.5mg,每日释放50μg。另有E2凝胶40g/支,每克含17β-E20.6mg。
2.3经阴道用雌激素制剂
因局部用药,不受“窗口期”的限制,避免了全身系统用药的不良反应,治疗局部泌尿生殖道的萎缩症状效果显著。阴道用雌激素制剂用法类似,均为最初2周内每日1次,经阴道用,待症状缓解后,改为每周用药2次。
前国内常用阴道用雌激素介绍如下:结合雌激素软膏(商品名:倍美力软膏),每克软膏中含活性成分0.mg结合雌激素,每支14g;雌三醇软膏(商品名:欧维婷)每克软膏中含活性成分雌三醇1mg,每支15g;普罗雌烯阴道胶囊/乳膏(商品名:更宝芬),胶囊每粒含普罗雌烯10mg,每盒10粒,乳膏中每克含普罗雌烯10mg,每支15g;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商品名:可宝净)每片含普罗雌烯10mg和氯喹那多mg,每盒6片。
2.4孕激素
给药途径多以口服为主,也可阴道用药。不同孕激素在不同组织中转化、代谢及对血管影响不同,其作用差异很大。此外,研究表明HRT中孕激素的选择对乳腺癌风险也至关重要,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与E2联合应用,不增加乳腺癌风险,而其他各种合成孕激素与雌激素联合应用则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因此近年来HRT中的孕激素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在进行HRT时建议首选天然孕激素或接近天然的孕激素。
前常见的天然孕激素有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商品名:安琪坦),mg/粒软胶囊,30粒/盒,口服~mg/d,也可阴道用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微粒化黄体酮胶丸(商品名:琪宁),mg/胶丸,6粒/盒,口服~mg/d,也可阴道用药;微粒化黄体酮胶囊(商品名:益玛欣),50mg/粒胶囊,20粒/盒,口服~mg/d,只可口服,不可阴道用药。还有一些接近天然的孕激素如地屈孕酮(商品名:达芙通)10mg/片,每盒20片,其为逆转孕酮,无雄激素活性或抗雄激素活性,与E2联合应用,不增加乳腺癌风险;屈螺酮为一种新型孕激素,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可减轻水钠潴留,并可轻度降低血压,目前无屈螺酮的单方制剂,只在复方制剂E2屈螺酮片(商品名:安今益)中含有,并无单一商品[15]。
2.5复方制剂
优点是服用简单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但因为剂量固定,不便于个体化用药。
目前,常用的复方制剂有两类:雌孕激素连续联合制剂和雌孕激素序贯制剂。雌孕激素连续联合制剂为E2屈螺酮片(商品名:安今益),每盒28片,每片含E21mg和屈螺酮2mg,用法为1片/d,因其内含的屈螺酮具有抗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血压不稳定或血压轻度升高的女性。雌孕激素序贯制剂有两种,一种为戊酸E2/E2环丙孕酮片(商品名:克龄蒙),每盒21片,前11d每片含戊酸E22mg,后10d每片含戊酸E22mg和醋酸环丙孕酮1mg,用法为1片/d连用21d后停7d再开始使用下一盒;另一种为E2/E2地屈孕酮片(商品名:芬吗通)每盒均为28片,均由14片17β-E2和14片17β-E2加地屈孕酮(10mg/片)组成,有两种剂型,17β-E2的剂量分别为1mg/片或2mg/片,1片/d,无需停药。
2.6其他
另外还有一种HRT的常用药物为替勃龙(商品名:利维爱),其有效成分是7-甲异炔诺酮,2.5mg/片,每盒7片,本身不是雌激素或孕激素,口服后的代谢产物产生雌孕激素活性和弱的雄激素活性,用法为1.25~2.5mg/d,类似于连续联合用药,不停药,无周期性出血。替勃龙缓解各种症状的效果与传统的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方案相似,其优点有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阴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不增加乳腺密度,乳腺痛发生率低,减少应用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另外对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显著,目前应用较广泛。
3治疗方案的选择
HRT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在初次就诊时应仔细采集病史,包括患者年龄、绝经时间、主诉、既往病史、手术史及重要的家族史等,进行基本的检查,至少应包括肝肾功能、血脂、子宫、宫颈、卵巢和乳腺的检查,并评估有无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根据以上结果,判断是否有HRT的适应证、禁忌证或慎用情况,尽可能在雌激素缺乏的早期(即“窗口期”)开始使用HRT;在进行HRT治疗时,需从生活质量、健康优先和个体风险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综合评估利弊后选用适宜于个体的最低有效剂量进行个性化治疗。接受HRT治疗的患者,建议在用药后1,3,6个月和1年时分别进行随诊,用药1年后建议每年随诊一次。
对于已经切除子宫、有雌激素缺乏、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的患者可选择单用雌激素,如连续口服戊酸E20.5~1.5mg/d或结合雌激素0.3~0.mg/d,也可使用经皮贴剂半水合E2贴剂25~50μg/周或E2凝胶1.25g/d经皮涂抹。
对于月经紊乱但无其他绝经临床症状者,为调整月经保护子宫内膜,可选择单用孕激素,建议每月用10~14d天然孕激素如微粒化黄体酮mg/d或地屈孕酮10mg/d。
对于月经紊乱并伴有如潮热、多汗、关节痛、情绪异常等临床相关症状者,建议可选用雌激素、孕激素的序贯疗法,即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还能恢复规律月经保护子宫内膜。如雌激素戊酸E20.5~1.5mg/d或结合雌激素0.3~0.mg/d,还可选用半水合E2贴剂25~50μg/周或E2凝胶1.25g/d经皮涂抹,每月应用21~28d,后10~14d加用天然孕激素如地屈孕酮10mg/d或微粒化黄体酮mg/d;也可选用复方制剂如E2/E2地屈孕酮片、戊酸E2/E2环丙孕酮片,1片/d。当患者在进行雌孕激素序贯方案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服药后没有周期出血时,可向患者解释已进入绝经后期,建议患者改服连续联合方案。
对于已经绝经,且不希望来月经的妇女,可选用连续联合方案,每日均使用雌激素加孕激素,雌激素多采用戊酸E20.5~1.5mg/d或结合雌激素0.3~0.mg/d,也可使用经皮贴剂半水合E2贴剂25~50μg/周或E2凝胶1.25g/d经皮涂抹;孕激素多采用地屈孕酮5mg/d或微粒化黄体酮胶丸mg/d。或者选用复合制剂如安今益1片/d或替勃龙1.25~2.5mg/d。
绝经后妇女阴道干燥、疼痛、性交困难、尿频、尿急等生殖泌尿道萎缩的症状十分常见,约12%~15%的50岁以上妇女有以上症状。全身用药和阴道局部用药都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如果患者既有潮热出汗等全身症状,又有阴道干涩的局部症状,则建议采用全身用药;如年龄较大,已经超过窗口期,只有阴道干涩等局部症状时,推荐阴道局部用药,即所谓的局部问题局部解决。
有部分患者虽然月经规律,但已经出现如潮热、多汗、关节痛、情绪异常、睡眠障碍等临床相关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HRT或存在HRT禁忌证,可选择其他非激素制剂治疗绝经症状。主要包括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升麻乙醇萃取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对于绝经相关症状的缓解安全有效[17]。但其效果和不良反应与HRT不同,对于长期使用上述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4HRT剂量的选择
在临床上确定用药剂量时,一般把口服0.mg/d结合雌激素或与之相当剂量用药称为标准剂量HRT,微粒化E21.0mg,E2皮贴0.05mg与之具有相同生物学效应;把口服0.3mg/d结合雌激素或与之相当称为小剂量HRT,研究显示小剂量HRT也可以有效缓解血管舒缩症状和外阴阴道症状,预防绝经后骨量丢失,满足大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
在临床中导致许多患者终止HRT的重要原因为乳腺痛和阴道出血,小剂量HRT时乳腺痛和阴道出血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HRT,长期小剂量HRT时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对部分合并慎用情况的患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更应该考虑剂量的影响。对于EMs,根据“雌激素窗口理论”,应选择一个既不刺激EMs病灶生长、又能缓解症状的剂量,因此小剂量HRT应该是这些患者的最佳选择。对于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小剂量HRT也是更佳的选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只能选择小剂量HRT。如卵巢早衰患者,使用标准剂量甚至大于标准剂量的方案更为恰当。应结合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剂量。对于年龄较轻、刚进入绝经期的患者所需剂量相对较大,可选用标准剂量;在随诊过程中,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年龄增大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调整药物剂量为小剂量。
5HRT的个性化选择
每个女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在选择HRT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来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既往病史、现有合并症、现有临床症状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恰当的给药途径、最低起效的剂量,并且督促患者在所建议的时间内随诊,在随诊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有无症状改善、有无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时间长短随时调整药物。例如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如胆囊疾病、乳腺疾病、高血压等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如合并肝胆疾病者可选择经皮雌激素,合并乳腺疾病者可选择小剂量的替勃龙,合并轻度高血压者可选择有抗盐皮质激素的安今益,在治疗期间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根据症状和体检结果进行个体评估,并决定是否长期应用,没有必要限制HRT的期限,只要预期利大于弊时可继续给予HRT。
总之,HRT可以改善近期绝经相关症状,预防老年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寿命不断延长的女性保持老年期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预防老年慢性疾病、节约医疗资源、改善家庭负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需要依据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症状侧重、家族疾病史和基础疾病的存在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略
欧华综述;郁琦审校
作者单位:医院(欧华);医院妇产科(郁琦)
通信作者:郁琦
文章来源:《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年9月第32卷第5期
贵州百灵康妇灵胶囊复方白芷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