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抛券打新企债公司债沦为重灾区
2016-4-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机构抛券"打新"企债公司债沦为"重灾区"
交易所市场的企业债、公司债指数连日重挫,昨日上证企债指数跌幅0.24,创下近半年以来之最,而132.47点的收盘点位也是半年来的新低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大量资金从债市出逃转向股市参与“打新”是造成信誉产品近期跌幅明显的重要缘由。另外,公司债供给即将扩容的预期也对市场构成了利空影响。 昨日沪深两市上市的企债中,跌幅最大的是“05武城投(120527)债”,跌幅高达9.71,但是该券全天只有一手成交,产生在下午14点附近,93元的成交价较前日收盘价骤跌了10元。其他成交金额较大、且跌幅较深的债券包括成交66.8万元的“06大唐债(120601)”,全天走势单边向下,跌幅达4.35,这已是该券连续第四个交易日阴跌。另外,还有“03通”、“09武城投”、“09闽漳龙”等,跌幅均超过1.5。 申万证券分析师张睿指出,交易所信誉产品出现下跌缘由是多方面的,包括IPO冲击、公司债供给将增加、四川长虹(600839,股吧)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等。 IPO对债券的冲击事实上不止局限于信誉产品,近期债券市场整体的下跌都遭到了这1事件的负面影响,而信誉产品又有其特殊性。 从产品的流动性来看,信誉产品要逊于利率产哪家医院医治白癜风最专业品,因此,自从5月下旬IPO重启的消息出现以后,为了避免市场资金面收紧后出现企债公司债等产品难以卖白癜风能治吗出的难堪局面,各类机构都首选将投资组合中的信誉类债券率先变现,等待“打新”。 另外,信誉产品还有一个致命缺点,使它成为机构兜售的首选,这就是许多信誉产品不能作为回购的质押券,或折算比例偏低,这对“打新”资金来说无疑是一大忌讳。特别是在几只新股上市以后不错表现的刺激下,资金参与IPO的热情一再被调动,企债公司债的投资收益也许已不及“打新”收益,他们被兜售的命运也就更加难以逃脱。 以可以在债市和股市跨市场交易的最典型的机构——基金为例,自年初开始,基金就不断减持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据申银万国统计,其债券托管量连续六个月着落,已回到了2008年中期的水平,其中央票是主要的减持品种。而到了6月份,基金又在大量坚持信誉债。 张睿还指出,公司债将大幅扩容的消息也对信誉产品的走势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豫园商城(600655,股吧)和四川长虹分别发行公司债和分离交易可转债,停摆大半年的债务融资渠道重新打开,近期中材股份、长江电力(600900,股吧)及大唐电力等都已发行或在准备发行公司债券,这也是不利于信誉产品整体市场走势的重要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