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和GTN总结

2017-4-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加   低危GTN患者种族和临床特点、疾病范围以及化疗反应的关系

  这是新英格兰滋养细胞疾病中心-年的资料,总计包括例患者,其中例白人,19例黑人,23例亚裔。黑人患者更加年轻,子女更多。疾病分期、FIGO评分和治疗前hCG水平相当。但是在亚裔中疾病更具侵袭性,需要二线化疗以达到缓解的可能性更大,治疗方案的中位数更大。

  文献引自:MaestaI,BerkowitzRS,GoldsteinDP,etal.Relationshipbetweenrace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extentofdisease,andresponsetochemotherapyinpatientswithlow-risk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ynecolOncol.;(1):50-4.

  新英格兰滋养细胞疾病中心过去三十年完全性葡萄胎临床表现的改变

  这项研究将患者队列分为两个时期,-年间(74例)以及-年间(例)。中位诊断孕周不断提前(9周vs.12周),阴道流血的比例减少(46%vs.84%)。完全性葡萄胎早期诊断并不导致葡萄胎后GTN发病率的下降(19%vs.23%)。

  文献引自:SunSY,MelamedA,GoldsteinDP,etal.Changingpresentationof   年轻女性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例内膜癌或复杂性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年龄在15-49岁,其中例得到全面评估,57.5%的患者符合“高雌激素”的风险标准,8.25%符合可以Lynch综合征的标准,34.25%没有明确的高危因素。这些患者在初潮年龄,分期,组织学和合并卵巢癌方面存在显著差别。没有高危因素、可疑Lynch综合征和高雌激素状态合并卵巢癌非比例分别为21.0%,23.1%和6.6%。在尝试受孕的患者,这三组分别有2/16、2/27和0/3获得一次活产。

  文献引自:BurleighA,TalhoukA,GilksCB,etal.Clinicalandpath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endometrialcancerinyoungwomen:Identificationofacohortwithoutclassicalriskfactors.GynecolOncol.;(1):-6.

  老年内膜癌患者的结局

  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例70岁和例≥70岁的内膜癌患者。对于多种不良高危因素进行调整后发现,年龄并不是PFS的独立的高危因素(HR1.40,95%CI0.95-2.04)。对于70岁的患者年龄影响病因特异性的生存(HR2.03,95%CI1.32-3.13)。

  文献引自:AlHilliMM,Bakkum-GamezJN,MarianiA,etal.Risk-adjustedout   阿霉素、紫杉醇及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内膜癌的I期研究

  本研究是为了分析FIGOIIIA/IIIC期或IV期内膜癌患者化疗耐受的I期研究。化疗方案为1-2个周期的静脉TAP(紫杉醇/阿霉素/顺铂),3-6个周期的IV/IP(紫杉醇,或紫杉醇/顺铂)。研究总计招募了21例患者,17例可以评估剂量限制的毒性反应。结果最大耐受剂量为第3级剂量水平(3-6个周期的紫杉醇90mg/m2IP,阿霉素45mg/m2IV,顺铂50mg/m2IP),且88%的患者能够完成8个周期的化疗。只发生了一例2级神经毒性反应。以G-CSF支持的话,骨髓抑制可以耐受。中位PFS22个月,46%的患者在2年时还保持无进展生存。因此,这种改良的TAP方案可以耐受,且PFS大有希望。

  文献引自:McMeekinDS,SillMW,WalkerJL,etal.AphaseIstudyofIVdoxorubicinplusintraperitoneal(IP)paclitaxelandIVorIPcisplatininendometrialcancerpatientsathighriskforperitonealfailure(GOG):AnNRGOncology/GynecologicOncologyGroupstudy.GynecolOncol.;(1):36-40.

  晚期内膜癌患者伊沙匹隆vs.紫杉醇或阿霉素的III期临床研究

  这是一项多中心的、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接受21天一个周期的伊沙匹隆(40mg/m2)vs.紫杉醇(mg/m2)或阿霉素(60mg/m2)治疗。伊沙匹隆组例,对照组例。中间分析显示对照组OS结局更好(HR1.3),因此终止了研究。两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文献引自:McMeekinS,DizonD,BarterJ,etal.PhaseIIIrandomizedtrialofsecond-lineixabepiloneversuspaclitaxelordoxorubicininwomenwithadvancedendometrialcancer.GynecolOncol.;(1):18-23.

  二甲双胍和台湾2型糖尿病女性的内膜癌风险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总计包括,例女性,包括,例从未应用二甲双胍的女性,以及,例应用过该药的女性。随访中,两组内膜癌的发生率分别为.69和60.00/10万人-年。将二甲双胍累积应用时程和剂量进行三分分组的话,累积时程第一、第二和第三亚组人群内膜癌的HR分别为1.,0.和0.;累积剂量第一、第二和第三亚组人群内膜癌的HR分别为1.,0.和0.。据此,应用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女性的内膜癌风险。

  文献引自:TsengCH.MetforminandendometrialcancerriskinChinesewomen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inTaiwan.GynecolOncol.;(1):-53.

  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内膜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

  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例患者,43例有前哨淋巴结(SLN)转移,其中15例有非SLN的转移。转移SLN的大小是唯一的预测非SLN转移的因素。如果SLN转移灶≤2mm,非SLN转移的可能性仅有5%。如果SLN转移灶2mm,发生非SLN转移的可能性高达60.8%。

  文献引自:TouhamiO,TrinhXB,GregoireJ,etal.Predictorsofnon-sentinellymphnode(non-SLN)metastasisinpatientswithsentinellymphnode(SLN)metastasisinendometrialcancer.GynecolOncol.;(1):41-5.

  司美替尼治疗复发性或持续性内膜癌的II期研究

  司美替尼(AZD,ARRY-)是一种选择性的MEK-1/2抑制剂。这项II期临床总计包括54例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1例CR,2例PR),13例SD。中位PFS和OS分别为2.3个月和8.5个月。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乏力,贫血和疼痛。尽管药物可以耐受,但尚未达到研究预设的临床效应说明。

  文献引自:ColemanRL,SillMW,ThakerPH,etal.AphaseIIevaluationofselumetinib(AZD,ARRY-),aselectiveMEK-1/2inhibitorinthetreatmentofrecurrentorpersistentendometrialcancer:AnNRGOncology/GynecologicOncologyGroupstudy.GynecolOncol.;(1):30-5.

  Dalantercept治疗复发性或持续性内膜癌的II期研究

  Dalantercept是一种可溶性的重组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ALK1)受体融合蛋白,有抑制血管生成过程中成熟相的效应。但是在这项II期研究中(28例患者),该药物并没有显示有足够的生物活性可以开展进一步研究,无人达到客观缓解,中位PFS和OS仅有2.1个月和14.5个月。

  文献引自:MakkerV,FiliaciVL,ChenLM,etal.PhaseIIevaluationofdalantercept,asolublere   NVP-BEZ对于原发内膜癌的体外研究

  NVP-BEZ(pan-PI3K/mTOR的双重抑制剂)是原发内膜样癌培养细胞中最有效的PI3K/AKT/mTOR途径抑制剂,能够在异体移植的模型中减少肿瘤增殖。以NVP-BEZ和AZD(MEK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在体外能够提到协同的抗肿瘤效应。

  文献引自:SchrauwenS,DepreeuwJ,CoenegrachtsL,etal.DualblockadeofPI3K/AKT/mTOR(NVP-BEZ)andRas/Raf/MEK(AZD)pathwayssynergisticallyinhibitgrowthofprimaryendometrioidendometrialcarcinomacultures,whereasNVP-BEZreducestumorgrowthinthecorrespondingxenograftmodels.GynecolOncol.;(1):-73.

  PI3K/mTOR途径抑制能够克服内膜癌放疗抵抗

  TP53状态是预测内膜癌放疗抵抗的生化标记物。抑制PI3K/mTOR途径使得内膜癌细胞对于放疗更加敏感。抑制HIF-1α能够增强放疗的细胞毒效应。

  文献引自:MiyasakaA,OdaK,IkedaY,etal.PI3K/mTORpathwayinhibitionover   想和超过20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经典病例及专业知识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yxj-fck

yxj.org.cn,文章发表即有稿酬哦!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白癜风复发难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wh/15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