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卵巢癌的几种治疗方式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全球新增卵巢癌患者约23.87万人,卵巢癌所致死亡约为15.19万人。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新增确诊卵巢癌病例约例。
在卵巢这个不太大的器官上,一旦发生癌变,七成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七成患者5年内会死亡;七成患者发生都在50岁以上。
关于卵巢癌我们通常所说的卵巢癌即指发生于卵巢(包括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和深层的卵巢间质)的恶性肿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三种恶性肿瘤之一。
高危人群卵巢癌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年龄越高,发病越多。最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40~60岁),20岁以下发病较少。
致癌因素目前卵巢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卵巢癌其发病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的升高、生育的推迟、慢性盆腔疾病史及环境的恶劣等有关。
早期诊断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手段,临床上常综合采用妇科彩超、血CA-、HE4检测来进行早期筛查,但灵敏度、特异度均不理想,亟待寻找精确的早诊标志物。
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早期患者可进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患者则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指手术时尽一切可能切除癌组织),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后续化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化疗与放疗卵巢恶性肿瘤对化疗较敏感,即使广泛转移也能取得一定疗效。
(1)术后应用可预防复发。可使术时无法切净的肿瘤缩小至消失;
(2)对于广泛转移手术无法进行者,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为手术创造条件。化疗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主要辅助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可以把已明确的致癌位点作为靶标使药物发挥作用并进而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在卵巢癌中研究较多的有两种:
(1)贝伐单抗(Bevacizumab):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PARP-1抑制剂:对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有一定效果。
生物免疫治疗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如抗体、免疫细胞等)治疗卵巢癌的方法,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化疗结束后还应定期随访。具体随访计划由主治医师制定:出院后一般2~3月复查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
人人互助
一个针对重大疾病的互助保障平台
聚集风险相似的人群
为未来共摊风险
无病我帮人患病人帮我
9元加入最高30万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