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高危人群早诊早治是关键,早期筛查方
2019-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相较于宫颈癌与乳腺癌,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度并不高。实际上卵巢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妇科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因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70%的患者初诊时已经是卵巢癌晚期。(五年生存率仅为30%),死亡率尤其是卵巢上皮癌的死亡率位于妇科癌症之首。但若能及早发现卵巢癌,并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五年生存率,例如早期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为80%-90%。因此,对于卵巢癌的防治而言,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尤其是BRCA基因突变检测对卵巢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哪些人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有家族史者——有一位或超过一位亲属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或有明确卵巢癌家族史
●基因突变者,尤其BRCA1/2基因突变
●患Lynch综合征者(也称为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卵巢癌的筛查手段有哪些?
据中医院吴令英教授介绍一般人群的卵巢癌终生发病风险为1%,而特定突变基因携带者的卵巢癌发病风险可高达11%~40%。这也就为卵巢癌的筛查与早诊早治提供了可能。目前,专家们正在为早期发现卵巢癌努力,“可以采用阴道超声检查(TVU)、血液检查糖类抗原(CA)检测或查卵巢癌生物标志物HE4等方法早期发现一些卵巢癌。
目前临床主要综合应用以上两种方式作为卵巢癌的早期筛查手段。其优点为:能够在可治愈阶段发现早期卵巢癌患者,降低死亡率。其缺点为:会出现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漏诊现象。
重磅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于年12月16日发文指出,根据一项长达14年之久、涵盖样本量逾20万女性的卵巢癌筛查研究证实:卵巢癌筛查确实对女性有所获益,可有效降低卵巢癌相关死亡率,挽救女性生命。尤其是采用CA+盆腔超声联合方案的女性,卵巢癌的死亡率降低了15%,死亡风险降低了20%。
BRCA基因突变检测对卵巢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年国际妇癌协会(IGCS)双年会上发布的中国首个大样本多中心卵巢癌患者BRCA基因突变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卵巢癌患者都存在BRCA基因突变。普通人群卵巢癌终生发病风险仅为1.3%,而BRCA基因突变人群卵巢癌发病风险则上升至11%-39%。此次调研中,近八成医生认为BRCA基因检测对于卵巢癌患者很有必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致病原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更为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方案选择。
患者又是如何看待BRCA基因检测的呢?调研显示,56%的患者虽然知晓或了解BRCA基因突变与卵巢癌发病率的关联程度,但只有23%的患者及其家属曾接受BRCA基因检测,说明我国患者及家属对BRCA基因检测已有一定的认知,但实际的检测率却依然很低,BRCA基因检测及其临床重要性仍需进一步普及。
同时,七成参与调研的患者则认为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首要意义在于评估亲属的患病风险,帮助提前制定随访和预防策略,忽视了BRCA基因检测结果对患者自身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次调研的主要负责人,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妇科主任刘继红教授表示:“提高对BRCA基因检测的重视度和检测率,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目前针对这一靶点的有效治疗药物尚未进入我国大陆地区。我国卵巢癌诊疗的整体水平仍需提升。”
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CA
血清CA浓度测定是应用在卵巢癌早期筛查中最为广泛的生化方法。以≤35U/L作为CA的正常范围,大约50%的早期卵巢癌和80%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值都会升高,浓度升高的程度与肿瘤负荷和分期相关。
CA是来源于体腔(心包、胸膜和腹膜)和苗勒管(输卵管、子宫内膜和宫颈内膜)上皮细胞的一种大型跨膜糖蛋白。该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当女性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CA的数值也可能会升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肝脏疾病(肝硬化)
●盆腔感染
●其它恶性肿瘤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
还有正常女性月经期或妊娠期CA水平也可高于正常。
因此,当CA检测结果偏高时,可以配合盆腔超声联合筛查,排除卵巢癌的可能。
盆腔超声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盆腔器官及病变的图像,根据所测卵巢的大小、形态、血流和血管分布可早期发现卵巢病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对评价卵巢病变将起更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声不能明确鉴别卵巢癌与普通卵巢疾病(卵巢良性肿物、内异症)。
因此,假阳性的检查结果可能会导致患者接受其他不必要的治疗手段,甚至手术。所以,卵巢癌的筛查方式只有盆腔超声是不够的,还需要CA的检测结果来帮助判断。
卵巢癌主要治疗方式
相较于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的治疗方法还比较单一。据了解,靶向治疗是国际上针对卵巢癌治疗所采取的较为前沿的方法,这种疗法通过抑制PARP酶来“靶向阻断”癌细胞的DNA修复路径,从“源头”上导致癌细胞死亡,以达到治疗卵巢癌的目的。
但目前,我国卵巢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术后化疗”为主,由于发现时大多已经是晚期,导致手术后复发几率高,复发以后手术、化疗,再手术、再化疗,给患者带去沉重的负担。周琦教授介绍说,国外已经有针对卵巢癌的靶向药物,但由于该药还未进入我国,很多患者不得不每个月去一趟香港、澳门甚至美国去买药,进一步加重了患者负担。
我国卵巢癌诊治代表人物介绍
马丁: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诊疗、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国内大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妇产科主任、肿瘤生物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教育部肿瘤侵袭转移和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学界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年)和“肿瘤侵袭转移”项目首席科学家(年)。国家重点学科妇产科学系主任,教育部妇产科学重点学科主任,教育部肿瘤侵袭转移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兼妇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肿瘤侵袭与转移重点实验室主任。年,马丁带领团队经过3年研究,通过检测个中国汉族人群样本,首次揭开汉族宫颈癌发病遗传奥秘。这一发现,为中国人的宫颈癌遗传病因提供了新的见解,使我国有望精确圈定宫颈癌高危人群,可大大降低宫颈癌预防费用。放疗被国际诊断治疗指南定为宫颈癌、卵巢癌的“金标准”。马丁通过多个大样本人群分析发现,这个标准并不适合中国人。他一改传统,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妇科恶性肿瘤临床诊疗指南。他创新设计的分子剪辑技术促使宫颈癌前病变逆转,被国际顶级科技杂志评价为“开拓了肿瘤生物治疗的新时代”。马丁教授的研究团队对卵巢癌进行了长期临床基础研究,初步发现了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找到了癌变细胞许多特异的“靶点”。
沈铿:卵巢癌、宫颈癌和小儿妇科肿瘤诊治国内名医
医院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妇科肿瘤专业组组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妇科肿瘤专家、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十年百项攻关项目《子宫颈癌的预防及癌前期病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的推广》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网络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五支撑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妇科疾病现代诊治技术规范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卵巢和子宫内膜原发性双癌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对卵巢环管状性索间质瘤进行了全面的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了该肿瘤独有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模式。对早期卵巢癌、晚期和复发性卵巢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为临床规范治疗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材料。
谢幸:卵巢癌与腹腔免疫缺陷疾病、宫颈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治国内名医
浙江大学医院
浙江大学医院院长,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浙江省重点学科-妇产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科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年获得澳大利亚西澳大学“Raine杰出访问教授”称号,现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国兰:女性更年期、尿失禁等各类盆底疾病、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诊治国际名医
中医院
中医院院长兼妇产科主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妇科肿瘤学分会妇科肿瘤疑难会诊中心专家,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及妇科肿瘤专业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妇产科学会委员,国际妇科肿瘤学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渐冻人”孕妇剖宫产手术和著名前体操运动员桑兰剖宫产手术。近年来专注于老年妇科疾病诊治,开设国内首家妇科尿失禁专病门诊,对于女性更年期、尿失禁等各类盆底疾病的诊治见解深刻。
周琦:良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诊治国内名医
医院
医院妇科肿瘤学科学科带头人,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子宫颈癌首席专家,重庆市肿瘤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执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妇产科分会委员,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副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子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化疗/放疗和肿瘤疑难危重症的治疗,在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癌前病变治疗和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有较高造诣。
吴令英: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国内名医
中医院
中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执行常务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医学部执行常委、中国老年医学老年肿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宫颈癌、卵巢癌等各类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对卵巢肿瘤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如放免显像鉴别肿瘤良恶性、基因治疗、肿瘤标记物、耐药机制以及家族性卵巢癌相关问题的研究。
吴小华: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等妇科肿瘤尤其是年轻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国际名医
医院
医院妇瘤科主任、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SGO(妇瘤学会)国际委员、国际委员会委员;IGCS(国际妇癌学会)会员;《NCCN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专家组成员,《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执笔人,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手术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的手术治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特别是年轻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作为医院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首席专家,率领他的团队,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年轻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目前已完成近例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在保证肿瘤安全性和提高妊娠率上进行革新,提出的“复旦标准”被美国NCCN宫颈癌临床指南年引用并推荐,所采用术式步骤已被美国《Radicalandreconstructivegynecologiccancersurgery》教科书做为标准图谱。开设了国内外第一个“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诊疗”门诊(每月第一个周二下午)。近年通过腹腔镜微创和影像学的方法进行晚期卵巢癌的术前评估,采用超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力争达到术后无肉眼残留(R0),以期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率。完成多中心卵巢癌BRCA突变率的研究,选择患者进行相关靶向治疗和提供遗传咨询。
来源:大咖医
Android客户端下载:
特别提示:由于Android版在屏幕中出现多个时总是识别当前屏幕中最后一个,因此Android用户在长按识别时,请确保。iOS用户不受影响,只需长按所需识别即可。
iOS客户端下载:
特别提示:由于Android版在屏幕中出现多个时总是识别当前屏幕中最后一个,因此Android用户在长按识别时,请确保。iOS用户不受影响,只需长按所需识别即可。
内容转载自
大咖医大医排行了解更多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公益帮扶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