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

2016-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点击标题下「蓝色   卵巢癌是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率以每年0.1%速度增长,近20年生存率有改善,上皮癌5年生存30%-40%,但晚期仍为15%-20%。那么,对于上皮性卵巢癌应该如何治疗呢?

初次治疗

  1、剖腹探查,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是否有生育要求行手术治疗。

  ①对年纪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经全面分期手术以后,如果是临床IA或1C期可以考虑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如果是临床II、III或IV期,行细胞减灭术;

  ②对于因伴发高危疾病(年纪较大,心、肺功能异常)而不适合手术的大块肿瘤型III/IV期患者,可以通过经细针抽吸术(FNA)、活检或穿刺等方法确诊。

  2、新辅助化疗(I类)、初始间歇性细胞减灭术。

  既往手术史或组织活检(细胞病理学)诊断

  既往手术不彻底或者分期不全面,例如:存留子宫;存留附件;大网膜未切除;分期记录不全面;有可能切除的残留肿瘤病灶;术中发现隐匿性浸润癌。

  既往手术不彻底的处理方法

  ①完成分期手术

  IA或IB期,G1,观察;

  IA或IB期,G2,观察或3-6疗程TP;

  IA或IB期,G3或透亮细胞癌,IC期(G1,G2,G3),3-6疗程TP;

  II期,III期,IV期,化疗;

  对于满意细胞减灭术后病灶1cm的II期/III期患者给予腹腔化疗或静脉用紫杉类/卡铂总共6-8个周期(1类);

  根据肿瘤缓解情况和可切除性有选择地在一些病例中完成手术。

  ②Ia或Ib、G2,无残留病灶,可行6次化疗;

  ③II、III、IV期,疑似残余病灶仍可切除,细胞减灭术;

  ④II、III、IV期,疑似残余病灶无法切除,总共化疗6-8个周期,3个周期化疗后考虑完成手术,术后再予化疗。

  NCCN诊治指南建议

  ①大部分情况下,需采用腹部正中纵切口;

  ②通过冰冻切片进行的术中病理评估可能有助于患者的处理;

  ③在一些有选择的病例中,可以由有经验的手术医生进行微创手术,以达到后述的手术分期和细胞减灭原则。另外,微创手术有助于评估初治或复发病人能否完成最大程度的细胞减灭术;

  ④术者需量化原发和残余病灶的范围,并载入手术记录。

  特殊情况的处理

  明显局限于单侧卵巢或盆腔的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

  ?进腹后,吸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送腹腔细胞学检查。

  ?检视全部腹膜表面,任何疑有肿瘤转移灶的腹膜表面或粘连处均需行选择性切除或活检。如无可疑区域,需对盆腔、结肠旁沟、膈下腹膜面进行随机腹膜活检(膈下腹膜面巴氏涂片染色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法)。

  ?术中应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全子宫切除,并尽最大努力保证切除时肿瘤包膜的完整性。

  ?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者,在经选择的患者中可考虑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应行大网膜切除术。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自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两侧剥除淋巴组织至少到肠系膜下动脉水平,最好达肾血管水平。

  ?首选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方法:切除双侧覆盖髂总血管表面及前侧面的淋巴组织,切除覆盖髂外血管和髂内血管及其间的淋巴组织,从前闭孔窝区域到闭孔神经。

  累及盆腔和上腹部的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

  ?应尽全部努力以期实现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手术。残留肿瘤直径1cm定义为满意的细胞减灭术。

  ?进腹后,吸取腹水(如果有的话)行腹腔细胞学检查,所有受累网膜切除。

  ?如果可能,所有可疑和/或增大的淋巴结均应切除。

  ?盆腔外转移结节≤2cm(估计ⅢB期)的患者应当行如前所述的双侧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手术。

  ?为了达到满意的细胞减灭术(各期),可考虑下列手术:肠切除术和/或阑尾切除术,膈面或其他腹膜表面剥除,脾脏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肝脏部分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或胰体尾切除术。

  ?对于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或腹膜癌患者,如细胞减灭术后残瘤负荷减小,应该考虑行腹腔化疗。可考虑在初次手术时放置腹腔化疗导管。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对于某些明显为早期和/低危肿瘤(早期浸润性上皮肿瘤、低度恶性潜能的卵巢肿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或恶性性索间质肿瘤)的患者,如果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可以考虑患侧附件切除,保留子宫和对侧卵巢。全面分期手术仍需进行,以排除可能存在的隐匿性晚期疾病。但对于明确的儿童/青春期早期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依据小儿外科学资料,或许可以省略。

↓↓↓点击阅读原文









































白点疯
云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hl/10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