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卵巢癌,还需要提防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

2020-8-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更年期是多事之秋

前言:围绝经期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居第一位。所以围绝经期做好肿瘤的筛查和预防非常重要。本期主要讲讲卵巢癌方面的问题。

01

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下降,卵细胞衰竭,走向老年期表现。但是围绝经期的烦恼并不只有下面这些:

围绝经期女性疾病死亡原因排行

01

恶性肿瘤

02

心脏、脑血管疾病

卵巢癌---静静的杀手

01

卵巢癌的丰功伟绩

01

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02

病死率为妇科恶性疾病首位

03

5年生存率为30%左右

04

70%的卵巢癌诊断时已属于晚期。只有约23%的卵巢癌可能被早期发现

02

围绝经期应警惕卵巢癌

01

围绝经期是卵巢癌发病的高峰期

02

美国88%的卵巢癌女性诊断时年龄在45岁及以上

03

美国卵巢癌诊断的中位年龄为63岁

03

亚洲女性卵巢癌发病率是多少

世界范围排行榜

1

白人女性:11.8例/10万

2

西班牙裔女性:10.3例/10万

3

黑人女性:9.2例/10万

4

亚洲/太平洋岛国女性:9.1例/10万

可以看到:白人女性卵巢癌发病率最高,其次是黑人、西班牙人、亚洲/太平洋岛民。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妇女最低为8.3例/10万。

04

卵巢癌早期发现困难的原因

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

卵巢像一个喜欢“捉迷藏”的小朋友。总是躲在盆腔的深处。正常卵巢的大小约4*3*1cm,

潜伏期不确定

卵巢病变由良性转为恶性期间的潜伏期长短并不确定。突发性出现形式比较常见,较难预见。

现有筛查办法效率不高

主要依靠超声和肿瘤标志物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仅能发现29.4%左右的I期卵巢癌。阴道超声可以发现58%左右的I期卵巢癌。

05

警惕卵巢癌--高危人群识别很重要

卵巢癌发病原因目前仍未明确。25%的卵巢癌可能与遗传有关。

★卵巢癌高危人群★

01

有肿瘤遗传家族史的

02

已知的BRCA1/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普通人群卵巢癌发病风险约为1%。BRCA1基因突变患者患卵巢癌风险上升至40%;BRCA2基因突变患者患卵巢癌风险上升至11-18%;

03

家族中有2名以上发生卵巢癌和或乳腺癌的

04

特别是家族中有亲属在40岁前诊断为乳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复癌/双侧性乳腺癌/男性亲属乳腺癌

如果你的家族中亲属有以上情况的,那么你就属于高危人群范畴。

06

哪些人应该定期进行卵巢癌筛查?

01

上文中已经提到的卵巢癌高危人群

02

已经出现了一些早期症状需要排除卵巢癌可能的:比如症状可能包括腹痛或腹胀、便秘、泌尿系统症状、背痛或疲劳、食欲减退等不典型症状。

03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围绝经期还应警惕恶变:有研究曾表示内膜异位症患者未手术者患卵巢癌风险约为普通人的3.2倍,接受手术者风险约为1.6倍。

04

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45岁以后如果出现囊肿变大;已经绝经的患者囊肿不见缩小或反而增大;10cm以上的大“巧克力囊肿”;超声或MRI等检查发现囊肿内液体质地变稀薄,囊壁出现实性改变或者腹痛节律出现改变伴有阴道流血等情况出现的都应高度警惕病灶恶变为卵巢癌可能。

对于以上这些特定人群建议每6-12月进行一次阴道超声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的筛查。

但对于没有家族遗传史和高危因素的普通人群:目前多数指南并不建议常规做卵巢癌筛查。而只是需要每年常规妇科体检。

写在最后的话

预防卵巢癌,看清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比较重要!!!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

与您共同分享科普的乐趣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d/19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