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新疗法,生存期翻倍电场疗法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每年,超过22,的女性患上卵巢癌,发病率排在第三名,并且死亡率排在第一名,成为美国妇女癌症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卵巢癌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没有比较好的筛查方式,并且早期症状也不明显,会有便秘、腹胀、饱腹感和背部疼痛,非常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预期寿命短,并且治疗方法选择有限,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种卵巢癌新疗法——电场疗法。电场疗法早在治疗其他疾病领域已经有所应用,这次在卵巢癌上的新作为,让我们而面目一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卵巢癌新疗法吧。
近日,Novocure重磅宣布其INNOVATE第二阶段试验的结果已在妇科肿瘤学上发表。试验结果显示:接受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结合每周紫杉醇治疗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是每周仅服用紫杉醇治疗的两倍多!
卵巢癌新疗法:电场疗法电场疗法是一种新的无创癌症治疗手段,利用调整到特定频率的电场来破坏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并导致受影响的癌细胞死亡。国际闻名癌症期刊ClinicalCancerResearch发表的文章将电场疗法誉为肿瘤的第四种治疗方式。电场疗法(TTFields)是一种抗癌细胞有丝分裂的治疗,在-kHz的中频下向肿瘤区域递送低强度(1-3V/cm)交变电场。主要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抑制纺锤体的正常聚合过程,并破坏多种细胞器的生理功能。电场疗法通过应用于肿瘤周围皮肤的换能器阵列进行非侵入性治疗,并连接小型便携式医疗设备。患者在家中就可完成治疗。
TTFields的抗有丝分裂作用已被证明在多种肿瘤模型中有效。在卵巢癌中,TTField被证明在多个卵巢癌细胞系中使用kHz引起大的抗癌细胞增殖作用。将TTFields与紫杉醇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增强抗有丝分裂作用。卵巢癌新疗法:电场疗法INNOVATE临床试验数据一项重磅2期临床试验致力于研究肿瘤治疗电场(下文简称为“TTFields”)在结合每周一次紫杉醇时对于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的单臂创新研究,以探究TTFields在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共有30名患者参加了最少6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接受TTFields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8.9个月(而对照组患者PFS仅为3.9个月),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命。但有小部分患者表现为铂类耐药性,治疗对复发性卵巢癌无效。目前尚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仅两例患者出现严重皮肤过敏。此外,接受了治疗的患者,一年后的总生存率为61%!
以30位可评估患者为基础的疗效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的患者与单用紫杉醇治疗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相比增加了一倍以上,总生存期有所改善。研究人员认为,基于复发性卵巢癌的难痊愈性,目前针对TTFields的研究结果给治疗带来了希望。与其他癌症疗法结合使用时,TTFields能显著增加患者生存率,而不会使副作用明显增加。目前关键是要发展第三阶段试验,以进一步明确TTFields在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方面的前景。关于卵巢癌卵巢癌是世界上第二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和排名第八癌症死因(,例和,例死亡)。虽然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可达到完全缓解,但大多数患者(80-85%)会复发。复发后的通常采用基于铂类的化疗,不幸的是,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铂类耐药性疾病耐药,约有25%的患者在初次复发时就表现出耐药性。据统计,初次出现铂类抗性复发后的总生存期OS为一年左右。对于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有以下几种初始治疗方案:每周紫杉醇单药或与贝伐单抗联用;对于紫杉醇耐药进展,使用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PLD),但反应率低于20%;其他药物,包括吉西他滨、拓扑替康、依托泊苷、多西他赛等,单药化疗方案的客观有效率也大约只有10%-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疾病得到控制,肿瘤稳定)仅为3-4个月。“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仍有明显的未满足需求,特别是那些对铂类化疗耐药的患者,复发后中位总生存期约为13个月,”妇产科主任IgnaceVergote博士说。欧洲联盟鲁汶天主教大学的妇科肿瘤学和试验研究员。“这些第2阶段试验数据显示,肿瘤治疗领域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生存率,而不会显着增加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副作用。”美国每年大约有22,例新发卵巢癌,欧洲每年约有68,例新病例,日本每年约有10,例新病例。美国FDA还未批准电场疗法用于治疗卵巢癌。电场疗法对卵巢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确定。卵巢癌新疗法:什么是电场疗法?电场疗法是一种无创的肿瘤治疗方式,利用特定频率和强度的交替电场来选择性地破坏癌细胞的有丝分裂。电场疗法能靶向作用于对癌细胞周期至关重要的蛋白质,导致有丝分裂停滞,从而使癌细胞凋亡,同时可激活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电场疗法已被FDA批准用于新诊断和复发性脑胶质瘤。其他局部实体瘤的试验正在进行中。电场疗法的原理可以用两个基本的物理原理来解释:偶极子排列和介电泳(14-16)。简单来说:肿瘤细胞的大特点之一是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而细胞分裂与微管聚合物周期性形成与破坏过程中的纳米级生物分子学行为密切相关,其中微管聚合物是由具有高度电极化特性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形成的,对外电场十分敏感。通过放置在肿瘤附近的非接触电容电极产生适当强度和频率的外电场,可以干扰肿瘤细胞分裂,最终破坏肿瘤细胞。
电场模型导致有丝分裂中断。电场能够通过破坏单个纤维相互结合的能力来抑制晶格形成的传播。随后使癌细胞出现异常有丝分裂。卵巢癌新疗法:电场是如何消灭癌细胞的?
电场影响中期的正常纺锤体形成。对照细胞(A),电场处理的细胞(B)。A和B用磷酸化组蛋白3(有丝分裂细胞标记)染色。C-G,处理的细胞随时间推移,显示在末期期间膜起泡(这是癌细胞死亡的一个标志特征)(箭头)。卵巢癌新疗法:电场疗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电场疗法的独特原理赋予它对癌细胞有特殊的杀伤效果:卵巢癌新疗法:可治疗深层肿瘤电场疗法非均匀分布在治疗区域内,覆盖全部治疗部位的几何形状,换能器阵列之间并不衰减,因此可用于治疗位于深处的肿瘤。卵巢癌新疗法:可持续治疗由于电场不具有半衰期,因此电场在治疗过程中不断递送。卵巢癌新疗法:精准靶向阻止癌细胞分裂电场可以选择性的干扰产生高电荷物质的处于快速增值分裂期的癌细胞,导致其进入细胞自杀程序式死亡,而对于静止期及分裂期的人体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卵巢癌新疗法:安全无创,几乎没有副作用迄今为止,由于电场疗法对正常细胞分裂没有影响,暂未报道电场治疗的相关不良事件。最主要副作用是皮肤刺激。预防策略包括适当的剃须,清洁头皮和频繁的更换电极贴片的位置。当出现皮肤问题时,通常可以更换贴片位置或口服抗生素,使用皮质类固醇。卵巢癌新疗法:电场疗法的治疗设备电场疗法由附接到患者非侵入性换能器阵列和体外发电机组成,通过皮肤递送电场。我们鼓励患者每天至少保持18小时的佩戴,每天≥18小时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显着长于每天18小时的患者。
目前,这种卵巢癌新疗法——电场疗法,还没有在国内上市,美国可以进行相关治疗,日本也引进TTF电场技术,并已成功研发类似TTF的电场治疗设备,称为ECCT。我们也诚心的希望这种卵巢癌新疗法能够早日在中国上市,为卵巢癌患者带去新的希望。
--------锐正国际医疗咨询---------
鋭正国際コーディネート株式会社
日本本社:神奈川県相模原市相武台 1-26-13-日本分社:東京都町田市森野 1-33-18-Tel:+81-;Fax:+81-Mail:eiseikokusaigmai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