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

2021-10-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

世界首创循环血中癌细胞的广谱性的高灵敏检测技术

本团队所研发技术及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前沿高新技术。摆脱传统依赖癌细胞表面标记物的理念,全新理念,全新靶向,从概念到技术均独一无二。特别适合用于癌症的大范围筛查、早期检测以及癌症病人治疗方案指导,预后监测,复发可能性评价。

与传统技术对比

1

近50年来发达国家中癌症诊断后5年存活率从30%左右提高到80以上。这种改善主要原因是早期诊断技术的飞跃。比如CT、PET、PET-CT及MRI等影像学临床技术的应用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这些诊断技术由于昂贵并对身体有积累性损害,不便常规重复使用。

2

近30年来临床开始转向在循环血中寻找癌症标记物。该技术成本低,无损健康,可重复使用,如针对前列腺癌的PSA,针对卵巢癌的CA-,和一般性标记物AFP、CEA等,但这些血化验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异性和敏感度都很有限、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率很高。且这些指标缺少针对多种癌症的广谱性。

3

因此近10年左右如何在循环血液中寻找捕捉癌细胞在抗癌研究领域里就变成越来越火的科研话题。到目前为止,仅美国的Veridex公司推出的CellSearch的CTC技术可用于临床。尽管这种CTC检测方法不是直接针对癌细胞的特点而设计的,普通免疫方法检测因为普遍缺少优异的癌症标记物,检测效率也只是理论效率的1%,但却是目前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全世界唯一的一个CTC检测技术。

本项目技术发明人之一的崔征教授通过十几年来对抗癌新疗法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有代谢活性癌细胞都具有如超高度使用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产能的特点。由此产生癌细胞表面生理特性的特殊变化,从而导致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显著差异。基于该癌细胞表面生理特性变化的发现,崔教授独创性提出广谱性CTC检测技术全新理念;通过与同济大学时东陆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的密切合作,根据该团队多年开发成熟的合成多功能纳米材料的技术平台设计出全新的多功能纳米颗粒。经过大量系统性细胞学实验验证,全新纳米颗粒对癌细胞有超高效的特异性的吸附力,同时又有极强的富集作用、细胞荧光成像及量化能力。

广谱性CTC检测技术

行业技术革新

在2h以内,在2mL循环血中检测富集到循环肿瘤细胞,且适用于大多数种类的癌细胞的快速、准确检测。

我们拥有从材料合成到检测方法所有知识产权,因此,该技术成本低、高灵敏、快速简便且具有普适性。

经过广泛调研,该技术产品特别适合用于癌症的大范围筛查、早期检测以及癌症病人治疗方案指导,预后监测,复发可能性评价。

市场分析与预测

大揭秘

“精准医疗”诊断技术将开启新时代

一、市场规模分析

※潜在市场可高达亿/年

年度,世界新增癌症患者万人,因癌症死亡万人,其中,中国新增癌症患者万人,因癌症死亡万人,且每年呈现递增态势。公司的新型检测技术大规模推广和应用之后,若按一次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费用为元来计算(目前国内相关检测费用均高于元),仅国内癌症病人的临床治疗(仅按每人每年检测一次)潜在市场将高达亿/年,每年新增市场高达亿,因为公司的技术只需要患者的2-4mL外周血,采集非常简单,又无任何副作用,癌症患者的预后检测可达到每月一次,所以,可以预见到,未来癌症患者使用此技术,检测数量会远远高于这个估计数。若以经济学上的“二八原则”估算,约有20%的新增患者有经济能力采取此检测,则实际每年新增市场可达43亿,市场价值极为可观。

二、产品培养与推广

※技术服务向产品上市推广

产品将以国内、外大药厂,国内众多生物医药研发公司,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校为主要客户群。另外,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由于该项目中所开发的检测技术和产品应用于体外检测,因此在投放市场前中国CFDA或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审批手续相对比较简单,从而为快速直接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极大便利。基于先进的循环癌细胞的检测策略,及已经开发出的成熟的纳米材料生产工艺和血液样本中循环癌细胞富集、检测流程,预计两到三年内逐步实现从技术服务向试剂盒产品的上市推广,从国内市场不断扩展到国际市场的产业化目标。

崔征博士

★技术团队核心人物★

崔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年8月出生。年获得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年应聘于加拿大爱尔伯特大学生化系继续研究工作。年以助理教授的身份应聘于美国WakeForestUniversity(年全美大学排名第二十名)医学院生化系。年提升为副教授。年转到该校病理系,获终身制。年至今受聘为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任职副院长,医院讲座教授。迄今为止,崔征教授已发表近60篇文章科研论文、综述及书目章节,兼任多家国际生物化学杂志编委。崔征教授在抗癌新疗法领域的工作,特别是他基于抗癌小鼠的新发现,开创性地发展了粒细胞抗癌疗法,在近几年来得到全世界主流媒体、癌症研究领域及广大癌症患者的强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z/22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