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复发卵巢癌病例分享

2020-9-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优秀病例集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复发卵巢癌病例分享

▉病情介绍

患者:女性,48岁。

主诉:因“卵巢癌综合治疗后1年半,复查肿瘤指标升高半月余”,于年5月就诊我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可及腹壁及左侧附件区增厚,无压痛,未及明显肿物,右侧附件区未及增厚,无压痛。

1

既往治疗经过

1、患者因“发现盆腔包块3年余”于-10-24在外院行腹腔镜下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黏连松解术;

术后病理:(左右附件)输卵管及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大网膜)高级别浆液性癌(转移或浸润性种植)。

术中予卡铂mg腹腔化疗,-10-31(术后第7天)予紫杉醇脂质体mg化疗,术后予紫杉醇脂质体mg+卡铂0.6g化疗3疗程。

2、-1-8行“腹腔镜下卵巢癌减灭(I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盆腔癌性病灶清除术)+盆腔黏连松解术”术后病理提示盆底腹膜组织可见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予紫杉醇脂质体mg+卡铂0.6g化疗3疗程。-2-26完成术后最后一次化疗。

3、术后门诊规律随访,-10(最后一次化疗间隔8月)外院CA.4U/mL,予观察,-12月再次复查CA.4U/mL

-12盆腔CT检查提示术区腹膜增厚并多发结节,考虑复发。

4、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肿瘤标记物:

-10CA.4U/mL

-12CA.4U/mL

-2-21CA.9U/mL

-4-29CA.1U/mL

影像学:-4-30盆腔CT:现术区腹膜增厚并多发结节,考虑复发。

2

初步诊断

卵巢癌IIIc期综合治疗后复发

高血压病

3

辅助检查

入院后相关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肿瘤标记物:CA:.40U/mL,HE4:.2pmol/L

入院后相关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肿瘤标记物:CA:.40U/mL,HE4:.2pmol/L

妇科彩超示: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见一实性低回声区,大小23×18×23mm,边界尚清,请结合临床。

盆腔MRI:卵巢癌综合治疗后,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改变,盆腔内多发团块状异常信号影(大者位于盆腔左份,大小约2.6×2.3cm),结合病史考虑卵巢癌复发并邻近腹膜、淋巴结转移。

4

最后诊断

卵巢癌IIIc期综合治疗后复发转移(腹膜、淋巴结转移)

高血压病

▉治疗过程

NCCN指南推荐

中国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首选化疗方案: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

诊断方案:拟行补充化疗六疗程,TC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

化疗经过:

-5-24第一程化疗: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mg+卡铂mg

-6-16第二程化疗: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mg+卡铂mg

-7-9第三程化疗: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mg+卡铂mg

-7-31第四程化疗: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mg+卡铂mg

-8-22第五程化疗: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mg+卡铂mg

-9-12第六程化疗: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mg+卡铂mg

辅助检查1:

化疗前:

-5-17妇科彩超: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见一实性低回声区(23×18×23mm),边界尚清。

化疗后:

-7-30妇科彩超: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未见明显包块

辅助检查2:

循证医学证据

▉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纳米制剂

▉小结

(1)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具有高血压病史,经诊断为卵巢癌IIIc期综合治疗后复发转移,后采用TP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静脉化疗。化疗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CA、盆腔、妇科彩超等检查及体格检查充分评估。

(2)经化疗后,肿瘤标记物CA、HE4下降显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化疗后疗效能够显著提高,延迟疾病进展,延长总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z/20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