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微泡造影剂靶向治疗的现状
20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超声微泡介导的靶向治疗有许多优点:低免疫原性、低毒性、低侵袭性、无创、器官组织特异性、可重复应用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各种疾病治疗手段中具有潜力的新技术。目前对超声造影剂的靶向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如:肿瘤、血管栓塞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超声微泡造影剂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
将携有基因或细胞毒性药物的靶向微泡从外周静脉或局部注射后,当微泡特异性结合到肿瘤部位时,进行超声辐照破坏微泡,使基因或药物局部释放,达到提高局部药物或基因的浓度、保护药物避免被肝脏摄取、延缓药物的释放、减少给药次数、减小给药剂量、增加药物疗效和减轻全身的毒副反应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超声仪器各个参数的设置,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减少药物或基因破坏,节约用量。
靶向载药微泡携带基因或化疗药物可以达到靶向结合肿瘤并有效治疗肿瘤的目的,该方法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最近,XingW等用1,2-二硬脂酸-3磷酸酰乙醇胺-N-聚乙烯乙二醇-叶酸嵌入微泡脂质膜中制备了具有叶酸配体的靶向微泡(MB(F)),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携叶酸配体的靶向微泡与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结合,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过度表达叶酸受体,结果显示携叶酸配体靶向微泡和人卵巢癌SKOV3细胞结合率明显増高,这充分说明了具有叶酸配体的靶向微泡与过渡表达叶酸受体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之间有很高的亲和力,这为超声微泡靶向治疗叶酸受体阳性的肿瘤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Ellegala等将抗alpha(V)beta3抗体连接到脂质微泡表面,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中注入此种靶向微泡,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靶向微泡聚集在v整联蛋白表达最多的地方——肿瘤周边,并且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有相关性,而非靶向微泡造影剂就无此现象。KangJ等用机械振荡法制备了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将其注入兔VX2肝肿瘤模型内,结果显示载多西紫杉醇微泡联合超声组抑瘤率和细胞凋亡指数最高,动物生存时间最长,增殖标记指数最低,基质蛋白金属酶2及其mRNA表达最低,Caspase3mRNA表达最高。这充分说明了载多西紫杉醇微泡联合超声靶向破坏技术能抑制兔VX2肝癌肿瘤,为肝癌化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策略。
目前研制的超声微泡为微米级,无法透过血管壁进行肿瘤的真正靶向治疗,对此国外学者RapoportN、GaoZ已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药物提送系统,即有效携载阿霉素的纳米气泡,经静脉注射到MDA-MB乳腺癌异种移植瘤小鼠体内,载阿霉素的纳米气泡选择性的外渗到肿瘤间质并在此结合成微泡,此时阿霉素结合在微泡上,并可以在治疗超声辐照下释放出来,结果显示经超声介导载阿霉素纳米微泡治疗后,小鼠乳腺癌模型的肿瘤明显缩小。还有学者WillmannJK采用双靶向微泡使肿瘤新生血管增强显影,即将抗VEGFR2和抗alpha(V)beta3抗体连接到充有全氟化碳气体的微泡外壳上,这种双靶向微泡能明显增强小鼠卵巢癌异种移植瘤新生血管的显影,这可能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治疗策略。
2.超声微泡造影剂靶向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研究
近年来发现载溶栓药物微泡造影剂可以促进血栓溶解,对其研究日益深入。血栓形成时引起血小板的活化,活化的血小板表面表达高度密集的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所以有人就在微泡表面连接上能识别GPⅡb/Ⅲa的配体就可以实现微泡的亲血栓性。替罗非班为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静脉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ChenSC等将替罗非班连在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上,然后注入到犬的血栓部位,它能特异的结合到血栓中活化的血小板上,从而使血凝块质量减少,为血栓的靶向释药促溶治疗提供一条新的可行之路。MuY等采用直接结合法将溶栓剂尿激酶及能与活化血小板GPIIb/Illa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精-甘-天-丝氨酸四肽(RGDS)配体连接在SonoVue表面,当尿激酶和RGDS混合比例为1:1时,微泡携载率最大,体外实验证明这种微泡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在兔股动脉血栓模型中能靶向结合到活化的血小板上,聚集在血栓的表面,可以减少尿激酶用量,从而减少全身副作用。
3.超声微泡造影剂靶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对靶向超声微泡介导的基因转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上。基因治疗中,由于常用的心肌直接注射法的有创性和现有载体的局限性,超声破坏微泡方法介导基因转染心肌组织,实现了心肌中血管生长因子基因的高效表达,促进了缺血心肌血管的新生。Leong-PoiH等将血抑环肽或抗v-整联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连接到微泡的表面可以制得v-整联蛋白靶向微泡,它可以直接结合到增生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评估的血管新生。MüllerOJ等将微泡携带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6或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6/9-EGFP),当其到达大鼠心脏时,进行超声照射,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心脏的转染效率和特异性,AAV-6/9对心肌有很强的靶向亲和性,结果证明了靶向超声微泡破坏技术能够增强EGFP基因表达。FerranteEA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了一种具有双重靶向作用的磷脂微泡,其内充有全氟化碳气体,在其表面载有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这一研究表明,双靶向微泡可应用于从生理相关切应力方面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白癜风哪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