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2016胃癌治疗新进展
2016-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丹麦当地时间10月7日~11日,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如期举行。此次会议上,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临床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和最佳临床实践经验,使与会者受到极大启发。现撷取胃癌治疗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以飨读者。
腹腔灌注化疗联合S-1系统化疗可使胃癌腹膜转移患者获益
▲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Y.Fujiwara
摘要:PD
腹腔灌注(IP)紫杉醇(PTX)化疗可使局部药物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其疗效已在卵巢癌治疗中得以表现。由多中心开展的PHOENIX-GCⅢ期临床研究对比了IPPTX联合S-1/PTX与标准系统化疗的疗效。
此项研究入组人群为病理诊断明确的胃腺癌腹膜转移,且既往没有或仅有短期化疗(<2个月)的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IP组[第1天和第8天IPPTX20mg/m2,静注(IV)PTX50mg/m2,1~14天每日S-mg/m2,每3周一疗程]或SP组[第8天IV顺铂60mg/m2,1-21天每日S-mg/m2,每5周一疗程]。此外,依据患者既往化疗情况与腹膜转移程度予以中心分层。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为反应率和安全性。
结果发现,在年10月至年11月入选的例患者中,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除腹水情况外,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均衡。45例盆腔外腹水患者,38例(84%)分入IP组,7(16%)例分入SP组。IP组患者和SP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7.7个月和15.2个月[分层log-rank检验,P=0.;风险比(HR)0.72,95%可信区间(CI)0.49-1.04,P=0.]。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校正基线腹水情况后,HR为0.59(95%CI0.39-0.87,P=0.)。
亚组分析发现,IP组女性患者、未分化肿瘤患者以及盆腔外腹水患者OS更长。两种治疗方案患者均可耐受。
综上可见,该研究敏感性分析表明胃癌腹膜转移患者接受IPPTX联合S-1/PTX治疗可见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腹腔灌注化疗提供了循证依据。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S-1三联治疗可成为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新选择
▲韩国翰林大学医疗中心B.Han
摘要:P
5-氟尿嘧啶和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是不可切除胃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尽管在此方案基础上增加紫杉类或伊立替康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严重毒副反应使可应用患者受限。为克服此局限,研究者评估了奥沙利铂、伊立替康、S-1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项研究纳入了病理证实的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腺癌患者,既往未接受化疗。治疗第1天予以伊立替康mg/m2和奥沙利铂65mg/m2静注,第1~7天按80mg/m2口服S-1,间隔14天为一周期。
入选的43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共计化疗周期(中位8周期,个体1~23周期不等)。41例患者进行了药物毒性评估,32例患者评估了治疗应答情况。结果发现,主要不良反应包括3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41.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4.6%)、腹痛(12.2%)、腹泻(7.3%)。总缓解率为59.4%[95%可信区间(CI)42.3-74.5%]。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8.4个月(95%CI5.5-11.3个月)和13.1个月(95%CI11.8–14.5个月)。
由此可见,奥沙利铂、伊立替康、S-1联合治疗有效且患者耐受性相对良好,该方案可作为不可切除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多西紫杉醇/S-1或多西紫杉醇/顺铂/S-1新辅助治疗可切除胃癌患者耐受性较好,生存改善结果值得期待
▲医院K.Nishikawa
摘要:P
新辅助化疗的开展有助于改善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无论是顺铂联合S-1(CS方案)抑或多西他赛、顺铂联合S-1(DCS)方案均对转移性胃癌患者有效。
研究患者均为M0T3或T4的结合部癌或硬癌,新辅助化疗接受2或4个疗程CS方案(顺铂60mg/m2第8天,S-mg/m2持续21天,停药7天)或DCS方案(多西他赛40mg/m2第1天,顺铂60mg/m2第1天,S-mg/m2持续14天、停药2周)。再接受D2根治术及S-1辅助治疗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3年总生存率。计划样本量为例,预期在正确选择概率>85%的情况下,10%的患者接受4个疗程或CS方案可实现3年OS改善。
年10月至年9月共入组例患者,分别纳入CS组(n=66;33例2个疗程、33例4个疗程)和DCS组(n=66;33例2个疗程、33例4个疗程)。3或4级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CS/DCS)为白细胞减少(14.1%/26.2%),中性粒细胞减少(29.7%/47.7%),贫血(14.1%/12.3%),血小板减少(3.1%/1.5%)。6.3%的CS组患者及4.6%的DCS组患者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CS/DCS)为纳差(64.1%/76.9%),疲劳(42.2%/47.7%)、恶心(31.3%/49.2%)、腹泻(28.1%/40%)、粘膜炎(14.1%/32.3%)和呕吐(12.5%/18.5%)。以肿瘤原发灶缩减大于1/3定义病理应答,CS组为42.4%,DCS组为51.5%,2个疗程组和4个疗程组分别达50.0%和43.9%。病理完全缓解率,CS组为10.6%,DCS组为6.1%,2个疗程组和4个疗程组分别为9.1%和7.6%。CS组和DCS组R0切除率分别为72.7%和81.8%,2个疗程组和4个疗程组分别为80.3%和74.2%。未发现治疗相关死亡。
由此可见,2个疗程或4个疗程的CS或DCS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好,且病理反应率较高。主要研究终点结果将在年公布。
MATEO试验旨在明确食管胃腺癌患者接受S-1单药维持的疗效
▲德医院G.M.Haag
摘要:TIP
目前,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化疗方案仍以氟尿嘧啶和铂类联合治疗为主。此外,一线化疗的最佳持续治疗时间仍未明确,大多数临床研究均以肿瘤进展或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为准。维持治疗的理念已在其他癌肿中建立。S-1作为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其疗效已在转移性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中得以证实,且S-1单药治疗的安全性较好。
MATEO作为一项随机、多国家参与的II期临床研究,其入组人群均为Her-2阴性、既往未接受治疗的转移性的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在没有肿瘤进展的情况下,完成为期12周的诱导化疗(包含一种铂类药物、一种氟化嘧啶类药物、或无紫杉类或蒽环类药物),例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接受S-1单药维持治疗或继续原多药化疗方案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依据患者在随机化时,对诱导治疗的反应(CR/PRvs.SD)以及在诱导期化疗药物种类(二联或三联)对患者进行分层。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以能满足首次疗效比较,同时亦可避免S-1降级超过33%而引起死亡风险增加(相比于多药化疗)为统计目标,制定该研究样本量。统计分析时将采用以10%为显著值的非劣效性比较。基于组织学或血液学的转化分析将用于从S-1维持治疗中持续获益的亚组人群。该项研究由AIO(ArbeitsgemeinschaftInternistischeOnkologie)胃癌研究协作组和青年肿瘤学家协作组领导,共有6个欧洲国家参与,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