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火是中医的扶阳之源

2021-10-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704/4202013.html

传统文化中的火

  古代人们理解大自然,尝试为自然现象分类,并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文化归纳。因此,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古称火为“阳之精”,如《后五行志》中说:“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清代人顾炎武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他认为取火用木,则符合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索用它法则违背的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而且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这表明火的索取与利用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作为五行之一的火,有气而无质,可以生杀万物,神妙无穷。同时古人来还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他都只有一。所谓的二者,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地火、人火三种,认为天火有四种,地火有五种,人火有三种。“天之阳火有二: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有二:龙火(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阴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昧之火(纯阳,乾火)。”阳火总共六种,阴火总共六种,二者共十二种。

  当人们文明程度的进步之后,文字的产生与火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如汉字中有多少个与火字旁有关的字我们已无法说清楚,但从这些记载我国文明史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与指向。

  中医所说的火

  中医所说的“火”,只不过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火有炽热、亢进、燔灼等特性,所以,当人体出现发热、亢奋、煎灼体液等病理现象时,中医就认为与火有关,而以火名之。例如,一个患牙痛的病人,表现有牙龈红肿溃烂,口干渴喜饮凉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症状时,中医就说他是“胃火亢盛”。与此同时,当一个出现怕冷、脉微细、但欲寐等表现,中医就认为这个人的体内“火弱”了,需要给体内助阳壮火,这些都是借鉴了自然火之特性。

  中医说的火,在《内经》中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别。生理性的火是指人体的热能,它是推动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称之为“少火”。少,有温煦柔和,不亢不烈的意思,《内经》说:“少火生气”,这个“气”就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民间有“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的俗语,“火力”,当是少火的俗称。少火充旺,身体机能自然强盛,能耐得凛凛寒气。反之,火力不足,就会畏寒肢冷,虽厚衣重被,依然瑟缩不暖,这种情况中医也称为“阳气虚”。所以,少火其实也是阳气的别称。

  人体内的病理性的火,叫做“壮火”,这个“壮”是相对“少”说的,意在表明它的破坏作用,并不是热能增多的意思。壮火能消耗人的“津液”(指具有营养作用的体液),耗散人的“正气”,所以《内经》又说:“壮火食气。”“食”即侵蚀、消耗之意。所以,专家说:“壮火不可留,少火不可灭。”

  与此同时,当人们认识药物的时候,也引进了“火”的概念,如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温与热,就是火的特性,就是火在药物中的特点。而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来对抗人体内的寒热温凉,《内经》称之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的五行学说,以及五脏理论的相火、龙雷之火、命门之火等等,无不以火的内涵来说明问题,凡此种种均是借鉴自然火的特性说明中医之理。

  火与扶阳理论

  由于火的意念与自然界的火具有相同的意义与内涵,而人体内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火的支撑。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生命之火的燃烧过程,而且人的生命之火,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故此,人体内的火力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如何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与补给,来增添生命之火力,这便是中医扶阳理论之源头。

  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方中,应用姜、桂、附的方药占大半,可见张仲景擅于应用辛温扶阳药物,来振奋人体内的火力而达到驱病和强身目的。从《伤寒论》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受“寒邪”侵袭之后,易伤及的仍然是人体的阳气,而阳气的根本就是人体的生命之火力。也就是说,人们从火的利用与引用上,找到了中医扶阳理论的渊源。

  由于人体生命之力低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三阴证体质,形成或是导致三阴证体质的因素甚多,而阴证之形成,当然重要的是体质,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虚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头面虚火引起的多种这样的病证,从外表来,颇似阳证者甚多,其实根本仍然是阴证,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错把虚火当成阳证来治。

  因此,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先生,在其《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中,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大黄、当归、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

  由此追溯郑钦安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宗《内经》则在“洞明阴阳之理”,宗仲景则“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因此他的真传就是:“认证只分阴阳”,“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如此,则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诸方,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习用之方了。“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便是他的夫子之道。

艾灸扶阳第一方

艾灸疗法是通过给身体一定部位强制性的输入热能,临时提高人体局部温度,从而使人体局部增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达到疗养局部影响全身的作用。

艾灸治深度或内脏疾病,要灸相关的穴位,热度由穴位进入,通过相关的经络传输到深层或内脏,使深层或内脏临时升温,达到与艾灸表皮一样的效果。

艾灸调养要想拔除病根延年益寿,必须在短时间内心力、药力、灸的频率火力多管齐下,内服外调、内呼外应,一鼓作气一举成功,灸通灸透。

灸通灸透之后让五脏各司其职回归本位,心身和谐,阴阳自然平衡,身心自然健康。这期间,身体排毒的通道一起打开,明显的病痛部位会加重,最先修复好的部位开始呈现,让人悲喜交加,疼并快乐着!一旦经络通畅气血充盈的时候,康体自来!

阳气为生命之本,因此培补阳气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何况现代人大多阳气不足!艾灸作为“天下扶阳第一方”,其补阳效果自不必赘言,它就相当于给身体“固本”,身体阳气足了,人体的内环境就能逐步调到正常状态,肿瘤也就失去了赖以滋生的“土壤”。

中医认为,肿瘤患者多为三阴体质的人。三阴体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阳气不足,不能对阴邪产生有效抵抗,邪气深入三阴,于体内阳气最虚弱之处成形,就会发展成肿瘤,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结节等,也都属于“瘤”,它们多发于阳虚的女性身上。因此,肿瘤的本质就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故而,治疗像肿瘤这种“阴成形”的疾病,必须扶阳气以化阴寒。只要坚持艾灸,让体内长期充满元阳照射,就能气血畅通,阴邪尽散。现代医学也证实:艾灸对带瘤生存的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抑制瘤体增长。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可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促进机体防御抗病能力,对异常亢进的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可使贫血患者加速恢复正常,能使白细胞数量增加(呈现良性的双向调节,使其在正常范围),能改善胃肠功能、止痛等。

艾灸,提高自身免疫力,来促进人体强大自愈力的发挥;西医升白不过是外力作用简单在指标上做个暂时提高。一个是从根本上提高改善内环境,一个是从表面上数据上暂时提高。

艾,来自远古,大地之恩赐,厚德载物

灸,源于太阳,上苍之馈赠,自强不息

没病的时候灸一灸能强身健体;

生病的时候灸一灸能调病驱疾。

阳气若足千年寿

艾灸扶阳第一方

第?阶1段:一灸补阳——改变体质

第?阶2段:二灸化阴——驱逐病邪

第?阶3段:三灸强免疫——提高免疫

最后提醒:虽说灸量到位才有效果,但是,施灸过程中还是以自己身体的感觉为上限,谨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艾能最能扶阳固本

这是其它药物不能相比的

所以说,经常艾灸的人士,极少得肿瘤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延强艾通贴

有活血通络、祛寒逐湿、止痛化瘀等疗效。隔物灸是灸法膏药的典型代表贴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治病方法之一。它是用药物烧灼穴位,将热能转化成生物内能,激活人体经络,调节机体生理平衡,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内病外治方法。可广泛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

治疗病症

延强艾通贴适用于颈椎病所致的颈、肩背疼痛,上肢麻木、恶心、呕吐、失眠等症。

外用,贴敷大椎穴、阿是穴。每日一贴,每贴8-10小时,连续使用5-10天。

延强艾通贴用于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由寒湿内停、气血痹阻所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

外用,贴敷命门穴、腰阳关穴、阿是穴。每日一贴,每贴8-10小时,连续使用10-15天。

利用延强艾通贴可以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因此症引起的骨痛,肢体以及肌肉酸痛,手足胀痛,四肢屈伸不利、麻木、肿胀,关节发凉等症。

每日一贴,每贴8-10小时,连续使用10-15天。五天为一疗程,建议连续贴敷6疗程或遵医嘱。

痛经严重地降低了女性子宫的质量和生活质量,延强艾通贴将很快帮助适龄女性解除不该有的痛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痛经。

外用贴敷三阴交穴、关元穴。

月经前3-4天开始使用,每日一换,每贴8-10小时,7-10天为一疗程。原发性痛经,请连续使用六个以上经期。

在疼痛发作期,一般贴敷疼痛部位,能缓解胃平滑肌的痉挛,快速解除疼痛症状。敷灸治疗主要依靠热力和药物对穴位或疼痛部位的刺激,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胃粘膜的保护,所以应用敷灸治疗胃脘痛是一种治本的方法。特别是对慢性胃炎,如萎缩性胃炎,目前没有好的药物治疗方法,而穴位敷灸,通过刺激萎缩胃细胞,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逆转和治愈萎缩性胃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用,穴位贴敷阿是穴、中脘穴。每日一贴,每贴10小时,15天一个疗程。

延强艾通贴用于温经散寒,暖宫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产后子宫正常收缩,预防产后月子病。

外用,贴敷气海穴(脐下1.5寸)。

每日一贴,每贴8-10小时,流产后连续使用5-10天。顺产连续使用10-15天。恢复体形连续使用20-30天。消除妊娠纹和产后黄褐斑连续使用30-60天。

延强艾通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腹泻,腹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结肠炎等疾病

外用,穴位贴敷(天枢穴)。

1、急性腹泻:每日一贴,每贴8-10小时,3-5天一个疗程。

2、慢性腹泻:肠胃功能紊乱或虚寒型便秘、结肠炎;每日一贴,每贴8-10小时,10天一个疗程。3个疗程为一个治疗阶段。每个疗程间停止使用2天。

适用于畏寒体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枯萎、阳痿早泄、精少不育性功能减退、

外用,穴位贴敷关元穴,命门穴。

每日一贴,每贴8小时,15天一个疗程。6个疗程为1个治疗阶段。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防治癌症已成为全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灸法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生存期,防止放化疗所致的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方法,同时也是肿瘤手术。放化疗后调养的有效疗法。

缓解癌性疼痛:阿是穴、足三里;

缓解消化道反应:中脘、足三里;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大椎、关元、血海;

提高免疫力:神阙、命门;

增强体质、促进食欲:中脘、足三里;

消除腹水:水分、地机。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与我院服务部联系-。上午8点—晚上9点有人值班。

关于我们:医院始建于年,是由中医血液病、肿瘤专家黄衍强主任医师创办的一家以治疗血液病(白血病)、肿医院。中国有个延安,山东有个延强,山东医院,血液病、肿瘤患者康复的地方。

网址:yanqiang.net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l/202110/22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