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单病种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
2021-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7(1):87-91
DOI:10./j.fk010121
邱雅,杨帆,梁思思,等.卵巢癌单病种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7(1):87-91.
作者:邱雅,杨帆,梁思思,周文灏,成霞琴,王寅,何洁华,张嵘,李力人,郑云,刘学奎,王军业,张旭,彭柔君,李俊东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华南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
通讯作者:李俊东,电子信箱:lijd
sysucc.org.cn卵巢癌在西方国家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是继子宫颈癌之后的第二高致死率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且肿瘤易转移至多个脏器,预后不良。尽管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在过去的50年里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整体生存率已有所提高,但5年生存率仍低于50%。单一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已难以解决临床遇到的复杂问题,且治疗目标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肿瘤切除,诸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等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这就为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的组建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年6月16日成立卵巢癌单病种MDT联合门诊,采用“四固定”(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病种)的运行模式:每2周开展1次MDT会诊;地点固定在门诊部;固定的多学科参与人员;固定的病种卵巢癌。本文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在卵巢癌患者评估、管理及预后中的作用。早在年就有报道指出,肿瘤患者除了由其癌症类型科室的外科医生诊治外,还需由包括相关科室专家及护理人员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合作诊治。年英国卫生部对MDT模式定义为“不同医疗领域的专家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或通过远程、视频、电话会议,共同讨论患者的治疗决策,每位专家均可独立做出关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年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方案(—年)”中对MDT模式定义为“以患者为中心,以多学科专业人员为依托,为患者提供科学诊疗服务的模式,具体通过MDT病例讨论会形式开展”。多学科协作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肿瘤诊疗模式。近些年国外多个肿瘤中心总结报道了在不同肿瘤引入MDT模式后的效果,关于食管癌、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的研究都提示MDT会诊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改善预后。在卵巢癌相关的多项国外研究中,经MDT会诊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提高,且有更高的就医满意度和较高的生活质量。1资料与方法
1.1队列纳入标准:年6月至年6月经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卵巢癌单病种MDT会诊的患者;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卵巢肿瘤,或继发性卵巢肿瘤,或尚未明确者;初诊或既往曾接受过治疗者。排除标准:主要研究资料不全者或失访者。
1.2方法
1.2.1会诊流程卵巢癌单病种MDT会诊实行预约会诊制,病例来源于会诊开展期间在本中心通过门诊、网络及电话预约的患者。参会人员围绕病例充分讨论发言。会诊主席总结并向患者提供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MDT治疗方案。会诊协调员负责整理、汇报病例、记录会诊意见和随访等。具体流程见图1。
1.2.2病例随访MDT会诊协调员负责跟进患者后续诊疗过程,定期评价MDT会诊决策的执行情况。随访方法有门诊随访、电话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