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医院妇科肿瘤

2021-7-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根治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医院妇科肿瘤科第一次学术会议于年2月21日隆重召开。

为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在医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妇科肿瘤科于年11月正式建科,是独立于妇产科的三级学科,致力于妇科肿瘤的诊治、预防、遗传咨询,及子宫内膜和子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分级管理。臧荣余教授任首任科主任。本次会议为复旦医院妇科肿瘤科的第一次学术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妇科肿瘤领域专家学者,以学术报告和病例讨论的形式聚焦于妇科肿瘤的前沿进展和热点争议,诸位专家就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为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指导。

开幕式

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臧荣余教授

开场致欢迎辞并主持开幕式

院领导致辞

医院院长樊嘉院士

医院院长樊嘉院士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辞,在过去的6年里中山妇科肿瘤亚专科从无到有,已建立起以卵巢癌为特色的临床诊疗、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团队,为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年11月医院决定在前期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妇科肿瘤科。樊院长提到妇科肿瘤科新成立,既是新起点,也是新挑战,相信妇科肿瘤科在各位同道的支持下将不断发展壮大。

主委致辞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谢幸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谢幸教授提到,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良好医院,妇科肿瘤科的成立集复旦中山和复旦肿瘤之所长,年复旦肿瘤卵巢癌诊疗团队移师中山,在臧荣余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高质量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其中关于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在年ASCO大会上口头报道,引起国内外很大反响。本次会议为各位同仁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宝贵平台,促进了我国妇科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

学术报告

谢幸教授:宫颈癌FIGO分期()与NCCN指南()带来的思考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院谢幸教授详细介绍了宫颈癌年FIGO分期的修改以及对于临床实践的影响。新分期取消水平扩散7mm的限制,将小部分ⅠB1期归入ⅠA2期,对ⅠA2期实施宫颈锥切似乎有一定风险。新分期将肿瘤直径2cm的确定为ⅠB1期,有助于临床决策,包括是否切除宫旁组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微创手术的实施也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新分期也将淋巴结转移确定为ⅢC期,不利于判断预后,影响IIICr的手术决策。

向阳教授:难治复发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综合治疗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向阳教授于线上为大家分享了“难治复发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综合治疗”的学术报告,认为难治型滋养细胞肿瘤应以治愈为目的,需要补救性化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联合治疗。首先找到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再定位耐药病灶选择是否手术切除。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难治复发性患者提供新选择。年FIGO指南已经将PD-L1,PD-1纳入耐药难治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案。

万小平教授: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切除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万小平教授就“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切除”进行讲座,内膜癌是否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仍然存在争议,切除可能是过度手术,不切可能造成评价不足,术前各种预测方法目前都存在相应的诊断缺陷。万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荧光腹腔镜和第四代达芬奇腹腔镜在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中的应用,术中前哨淋巴结绘图对低危内膜癌有预测价值,另外还提出从分子层面寻找恰当的预测指标具有研究潜质。

狄文教授:转移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大医院狄文教授就广泛转移晚期卵巢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报告。狄教授首先指出晚期卵巢癌转移广泛、难以完全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低的特点,随后重点介绍了晚期卵巢癌的治疗,其中满意的肿瘤减灭术是治疗的主要原则。NCCN指南是推荐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但具体指证仍需明确。腹腔热灌注HIPEC、维持治疗、免疫治疗的应用也是晚期卵巢癌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与基础研究提供证据。最后,狄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关于卵巢癌转移演进机制、诊断、治疗和随访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卵巢癌治疗的展望。

王新宇教授:HPV疫苗在特殊人群的应用及疫苗接种咨询门诊建设的思考

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王新宇教授为我们带来了HPV疫苗在特殊人群的应用及疫苗接种咨询门诊建设的思考。王教授介绍了全球以及我国HPV接种情况,重点指出我国HPV疫苗接种目前存在的接种率低、疫苗供应不足等问题,随后介绍了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计划,并指出我国距WHO的消除目标任重而道远。王教授讲解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重点介绍了HPV感染女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等高危特殊人群接种HPV的建议,然后指出成人免疫面临的障碍,介绍理想的HPV疫苗接种咨询门诊,呼吁增强HPV咨询平台信息化、科研和标准的建设,共建学术科研平台,获得中国人群的数据,更合理地应用于中国人群。

陈晓军教授: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多学科诊治

复医院党委副书记陈晓军教授分享了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多学科诊治的经验。陈医院子宫内膜病变保育MDT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评估、病理评估、影像学评估、宫腔镜评估、保育生育功能治疗的遗传评估。最后陈教授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规范治疗策略、常规诊疗方案、体重和生活方式管理、预防和随访策略、辅助生育治疗,以及产科处理和产后管理的内容。

病例讨论

病例一:复发性卵巢癌

医院妇产科贺银燕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复发性卵巢癌的典型病例。

病史概要:61岁女性,BRCAm(-),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ⅢB期。

初治:腹腔镜手术R0。术后TC方案6程。

第一次复发:停铂化疗间期14个月。复发后TC方案5程,后参加PARP抑制剂临床试验维持治疗15个月。

第二次复发:停铂化疗间期15个月。后连续更换三种方案化疗5程。

第三次复发:停化疗间期3个月。

专家们就该患者的后续治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任玉兰教授指出患者目前PET-CT提示复发病灶较为广泛,达到满意减瘤手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患者的手术获益并不大。

谢幸教授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PARPi-After-PARPi的使用值得讨论,对于一些铂耐药的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会延长无铂治疗间期,造成铂敏感的假象,这可能对后续铂类药物的继续使用和PARP抑制剂的再次使用造成误导。因此,PARP抑制剂的使用要选择适合的病人、适合的治疗阶段。

最后,祝亚平教授总结对于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PARP抑制剂为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我们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同时做好人文关怀,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病例二: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及免疫治疗

上海交通大医院李佳蕊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POLE突变型子宫内膜癌,并就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及免疫治疗进行指南和文献分享。目前NCCN推荐子宫内膜癌TCGA(TheCancerGenomeAtlas,癌症基因组图谱)分型,包括POLE突变型、MSI-H型、低拷贝型和高拷贝型,POLE突变型具有极高的TMB水平和丰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4种分子分型中此类患者预后最好,目前可根据分子分型指导临床治疗,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丘瑾教授指出该患者预后较为理想,治疗的同时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l/202107/21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