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ldquo妇rdquo

2020-12-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被称为三大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卵巢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居妇科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肿瘤首位,因早期症状不明显,隐匿性强,一旦发现大多是晚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宫颈癌作为另一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因宫颈癌死亡的人数超过5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面对这些困境,创新疗法为妇科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妇科肿瘤的治疗也迈向了方案更新的时代。

10月17日,以“百愿共济·与时俱进”为主题的第三届百济神州实体瘤高峰论坛(BEST,BeiGeneSummitofSolidTumor)在北京举办,在妇科肿瘤分会场,医院马丁院士、浙江医院谢幸教授、医院孔北华教医院刘继红教授共同主持了妇科肿瘤创新疗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两个主题的报告和讨论,多位妇科肿瘤领域的专家大咖和青年才俊各抒己见,围绕妇科肿瘤诊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马丁教授谢幸教授孔北华教授刘继红教授

“靶”握机遇卵巢癌精准治疗的时代已至

孟元光教授崔恒教授林仲秋教授步华磊教授

卵巢癌缺乏特异性症状及早期筛查手段,约2/3的患者诊断时已为晚期,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及术后的铂类药物化疗。然而,卵巢癌极易复发,经过手术和化疗的初始治疗后,患者3年复发率高达70%左右。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重要课题。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PARP抑制剂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使得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实现了新的突破,美国NCCN指南已推荐PARP抑制剂用于BRCA突变复发性卵巢癌的三线或四线及以上的治疗。

百济自主研发的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BGB-)对PARP1和PARP2酶表现出高选择性且对PARP酶具有高捕获性。在临床前的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帕米帕利比同类药物具有更强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有望为更多脑转移或存在脑转移风险的卵巢癌患者带来获益。此外帕米帕利非P-gp(P糖蛋白)及BCRP(乳腺癌耐药蛋白)底物,可避免P-gp及BCRP表达量增加所导致的耐药。帕米帕利在实体瘤的第一项注册研究BGB--研究,是帕米帕利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II期临床试验,共有例既往接受过至少两项标准化疗、携带BRCA1/2突变的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入组,包括90例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和23例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研究结果表明:铂敏感卵巢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4.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14.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5.2个月。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也达到了31.6%,包括6例PR,中位DOR为11.1个月,中位PFS为6.2个月。无论是铂敏感还是铂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帕米帕利都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获益,且单药治疗安全性可接受,易于管理。

此外,PARP抑制剂的出现将卵巢癌从传统手术、化疗的模式改变为手术、化疗与维持治疗的新模式。维持治疗的出现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有望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后使用PARP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可降低70%的复发风险。针对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含铂化疗缓解后的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患者复发风险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因此美国NCCN指南推荐PARP抑制剂可用于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及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二线维持治疗。目前帕米帕利针对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的研究(BGB--)已入组结束,正在进行统计分析。期待PAPR抑制剂在我国早日获得卵巢癌的多项适应症。

讨论嘉宾:黄奕教授、程文俊教授、林安教授

共“免”未来妇科肿瘤免疫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张国楠教授尹如铁教授高庆蕾教授张鹏教授

近几年免疫治疗在妇瘤教授领域不断突破,美国NCCN指南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二线治疗,适合的患者包括PD-L1阳性、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dMMR(基因错配修复缺失)的患者;在复发/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MSI-H或dMMR的患者。

免疫治疗在妇科肿瘤的现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水平的肿瘤突变负荷约25%-30%的患者存在MSI-H或dMMR,约5%-10%的患者存在POLE突变;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PD-1/PD-L1通路异常活跃,肿瘤微环境中PD-L1表达显著增加。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妇科肿瘤总体疗效不佳,为进一步延长妇科肿瘤患者的生存,现阶段有许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靶向、放化疗的研究正在开展,免疫联合治疗或成为更优的治疗策略。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BGB-A)与PD-1亲和力高、解离速率低,其Fc段通过改造减少了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有助于减少T细胞消耗,其与多靶点激酶抑制剂sitravatinib联合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Ib期研究结果显示ORR和DCR分别达23.5%和88.2%,疗效显著高于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非铂类单药标准治疗。

专家指出,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妇科肿瘤还在不断探索中,如何筛选出免疫治疗的优势患者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免疫联合治疗或成为妇科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为妇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目前对于irAEs不良反应的管理日趋受到重视,治疗中应定期动态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的irAEs可以通过暂停给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得以控制。

现场讨论:纪妹教授、楼寒梅教授

线上/线下小结

本次会议汇集了我国妇科肿瘤领域众多专家,分享了妇科肿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理念,提出了适合当前形势的诊疗策略。从主题报告和热点讨论中,专家均对PARP抑制剂、PD-1单抗等新型治疗方案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多方努力使妇科肿瘤患者有更多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l/202012/20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