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烫死癌细胞应用超50万例,中国技
2024/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腹膜转移是肿瘤患者的“噩梦”,传统观念认为属于肿瘤终末期,仅能维持3-6个月生存。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推出,为这些晚期癌症患者带来希望。5月27日,年广东省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消息,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已经在全国超医院应用超过50万例。广州医院院长崔书中教授透露,中国版的热灌注化疗技术指南将于今年正式发布。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广州医院承办,大会聚焦肿瘤免疫治疗、热疗、中医治疗、药物治疗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享。大会还设置了10个主题分会场,为与会专家们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其中9个由新成立的专业学组举办,涉及包括乳腺肿瘤、鼻咽癌、胃肠肿瘤、淋巴瘤、胸部肿瘤、生物标志学、头颈肿瘤、肿瘤内科学、骨肿瘤等病种及学科。此外,在医院管理主题分会场“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论坛”,近20位院长级专家以科学、规范、创新的思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建言献策,为实际临床工作和服务提质增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视频致辞时指出,肿瘤疾病的防治任重道远,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要在防和治上下功夫,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他指出,医院以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为特色,该团队在全国HIPEC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国腹膜肿瘤大数据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腹膜肿瘤患者临床规范化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崔书中教授介绍,体腔热灌注治疗分为胸腔、腹腔和膀胱热灌注治疗,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前两者。胃癌、肠癌、卵巢癌、胆管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非常容易出现腹腔种植转移——肿瘤侵犯外膜、淋巴结或血管,癌细胞脱落到腹腔内,“好像撒了一把沙子”,很难清除。热灌注化疗是预防和治疗腹腔种植的一种独特、局部、绿色治疗技术,把大容量的化疗药物灌注液均匀恒温循环进入腹腔之中,以实现清除游离癌细胞、亚临床病灶的目的。
“热灌注化疗技术在全国多医院广泛使用,应用病例达到50多万例。”但由于HIPEC技术一直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及操作规范,如果治疗温度、时间、药物、治疗次数等标准不同,实质上为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何规范精准化使用这一技术,成为新的挑战。
崔书中教授介绍,由他牵头组织全国85家医院的名专家制定的中国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指南,将于今年正式出版。该指南系统提出了中国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标准(ChinaHIPEC,简称:C-HIPEC),对我国腹膜肿瘤患者临床诊治、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规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原来简单粗糙的加热灌注到目前精准控温的C-HIPEC技术,不断的技术迭代为HIPEC治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为进一步完善用药精准性,最近我们也想通过3D打印、类器官培养等技术进行药敏实验,主要想通过筛选出哪些化疗药对患者疗效更佳,从而进一步提高HIPEC疗效。”据悉,目前崔书中教授牵头组织了全国16个中心共同开展针对进展期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防治研究,以期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严慧芳
魏彤
严慧芳
健康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