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片的9種功效與副作用第3種很少人知道

202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鈣是人體中最重要的礦物質元素,身體中大約有99%的鈣用於形成骨頭及牙齒,而其餘1%則分布於血液、細胞內液、肌肉及組織中,但也別小看這1%,它可是肩負細胞新陳代謝、肌肉收縮、血液凝結、神經傳導、荷爾蒙分泌等重要任務,若是鈣濃度失衡,將嚴重危及生命。

飲食中鈣質缺乏常被發現與多種疾病相關,如肥胖、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體內鈣濃度標記也與血糖/胰島素平衡、糖尿病及血脂有重要關聯。

為什麼要補充鈣片?

根據調查,由於飲食西化,9成的國人鈣質普遍攝取不足,鈣質攝取量只有每日毫克,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1,毫克,再加上加工食物攝取過多,運動又不足,缺鈣的情形更是雪上加霜。

鈣片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減緩骨質流失,降低骨折發生率

人在進入中老年後,受荷爾蒙及各種因素影響,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大於生長,而骨頭開始出現孔隙,甚至韌性、強度下降,尤以女性更為顯著(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發生率有50%)。

因為骨質流失毫無症狀,常稱為無聲的疾病,隨著年紀增加,更提高骨折發生率。

據估計,光是美國每年約有多萬例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其中有有30萬例是最嚴重的髖骨骨折(年長者可達24%的致死率),衍生出數百億美元的醫療花費(幾乎與心血管疾病相當)。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發現(Meta-analysis,包含29則研究,參與者63,人),服用鈣片與維他命D除了能減緩髖骨及脊椎的骨質流失率,還降低12%的各種形式骨折發生率。當中作者也提到,為達到最佳預防效果,推薦每日最少服用1毫克的鈣及IU的維生素D。

另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研究,參與者30,人)指出,針對中老年族群,補充鈣片與維他命D有助於降低15%的總骨折風險及30%的髖部骨折風險。

*結論:適量補充鈣質及維他命D有助減緩骨質流失,降低骨折發生率。

2.降低卵巢癌發生率

卵巢癌雖然只占癌症病例的4%(全球每年約有20萬確診案例),但它是女性癌症中較為惡性的一種,尤其是在過去50年以來存活率沒有太大改善,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有效的篩檢方法(只有30%的患者能在初期發現)。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指出(Meta-Analysis,包含15則流行病學研究,則卵巢癌案例及,參與者),飲食中的鈣攝取量與卵巢癌呈現反向關係,攝取量最多的族群有較低的卵巢癌發生率。

背後機制可能與鈣具有的調節副甲狀腺素(parathyroidhormone)、降低胰島素樣生長因數(IGF-1)分泌有關。*IGF-1具有促進細胞分裂,及抗凋亡的效果。

*總結:鈣質(來自天然飲食)攝取量較多,有較低的卵巢癌發生率。

3.降低乳癌風險

乳癌在女性好發癌症中排名第一,是由乳腺管或乳小葉細胞不正常分裂、擴增所長成的惡性腫瘤。

由於乳癌富含血管、淋巴管、淋巴結,如果癌細胞失控,便非常容易轉移,波及周邊器官或組織,因此早期發現關乎是否能治癒。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1則世代研究,參與者,人)指出,相較於鈣攝取量最少的族群,攝取最多者能降低8%的乳癌發生風險,另外,飲食中鈣的日攝取量每增加mg,有助減少2%至8%不等的罹癌風險。

背後機制目前仍未明,但可能與鈣具有的調節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有關。

4.有益血脂異常對象

高血脂主要定義為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超過標準值,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風險因子(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約有90.1%血脂超標)。

而根據美國的統計數字,成年人口中就有48%屬血脂異常,又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最為常見,多則臨床研究也發現,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降低40%,並提升3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就能降低7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2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額外補充鈣質有助於調控血脂,能降低低密度壞膽固醇,並提升高密度好膽固醇,平均降幅分別可達4.64mg/dL及1.93mg/dL,但因所包含研究試驗期較短(大多小於6個月),有待更多長期研究進一步驗證。

背後機制認為與鈣質攝取能調節趨鈣激素(Calcitrophichormone),並能進一步促進脂肪分解,減少脂質儲存有關。

5.減少大腸癌(colorectalcancer)發生風險

大腸癌在常見癌症中排名第三(佔所有病例的10%),僅次於男性的肺癌、前列腺癌,女性的乳癌、肺癌。

大腸癌的存活率與被診斷出的階段有重要關聯,一般來說診斷時病灶處於原位的5年存活率有90%,若轉移時存活率將大幅降至10%,因此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一則大型觀察研究(包含88,女性及47,男性,追蹤期長達33年)發現,每日總鈣質攝取量(從食物或是保健食品)大於mg的觀察對象,能減少22%的大腸癌發生風險(相較於攝取量在mg以下者)。

研究中發現,攝取鈣質的預防效果對於近端結腸癌(proximalcoloncancer,與小腸連接的前中段結腸)較明顯(相較於遠端結腸癌/distalcoloncancer,接近肛門口的結腸)。

*近端結腸癌指(盲腸/cecum,升結腸/ascendingcolon,橫結腸/transversecolon部位的癌症),是結腸直腸癌中較為惡性的一種。

6.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了癌症之外,心血管疾病是人類第二大的健康威脅,根據美國知名佛拉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HeartStudy)指出:心臟疾病常以突發來表現,尤其是男性,有62%第一次發作時就是猝死或心肌梗塞,而女性也高達46%,這意味著心臟疾病常在毫無預警下奪人性命,讓人防不甚防。

數則研究均發現鈣與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關聯,舉例來說在一則大型觀察中發現(針對3萬名更年期婦女),補充鈣質(不論是從食物或是保健食品)均能降低局部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背後機制或許與鈣質具有調節血脂與血糖代謝、改善血壓有關)。

後來其它觀察卻做出不同結論,認為補充鈣質反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造成許多恐慌。但截至目前為止這觀點尚未被證實,也未有相同結果被發現。

近期其它大型資料庫觀察也做出驗證(長達3-7年),發現額外補充補充鈣或維他命D,並未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如心肌梗塞、心絞痛、急性動脈症狀)。

7.舒緩經前不適症狀

大約有75%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在月經前經歷各種輕度身心不適,20%到50%屬於中度,另外5%則為較嚴重的重度經前不悅症(premenstrualdysphoricdisorder),可能症狀有易怒、緊張、沮喪感、乳房痛、腹痛等,常嚴重干擾日常生活。

在月經週期,雌激素有兩段高峰,分別是黃體素增加(排卵階段)另外則是黃體期,而這兩段期間正是鈣質濃度最低時。

臨床上也發現,經前不適的症狀正好與低血鈣症(hypocalcemia)有高度重疊,因此藉由補充鈣質能緩解許多經前身心症狀(如易怒、焦慮、憂鬱、社交退縮、頭痛、腹部絞痛等)。

美國婦產科期刊曾刊載一篇雙防對照研究,發現服用鈣片能改善48%的經前不適的症狀(使用評量表分析),相較於安慰劑組只有30%(同時4種核心症狀如消極情緒、水腫、食物渴望、疼痛均有顯著下降)。

8.降低糖尿病發生率

糖尿病在世界各國都是直線上升的疾病,光是在美國就有萬人有潛在風險,但每年卻只有萬人被確診。由於肥胖人口暴增,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到了年全球約有3億人將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除除了血糖升高外,也會影響血脂代謝,如果再加上高血壓,將提升數倍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且各種併發症就會提早出現,如神經、腎臟、視網膜病變。

臨床內分泌學期刊曾刊載研究提到,鈣質或維他命D缺乏會對胰島素分泌有直接影響,而大型觀察發現日常中攝取較多的鈣質(每日大於1mg)及維他命D(每日大於IU),能降低33%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type2diabetes)。

9.有益體重管理

體重超標不僅是在外觀上有明顯改變,同時也對於生命及健康造成威脅,根據估計,全球人口已有23億人超重,7億人屬於過度肥胖(超重被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5.0到29.9,過胖則是超過30kg/m2)。

而過度擴張的脂肪細胞就像個發炎工廠,會分泌各種發炎激素(特別是白细胞介素-6/IL-6),並引發發炎反應,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癌症、糖尿病的發生率。

過去數十年來,流行病學不斷發現飲食中較高的鈣質攝取(特別是從乳製品)能有較低的肥胖率。

在一則雙盲對照研究中(針對32名肥胖者,並給予低卡路里飲食),結果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鈣質(不論是來自於牛奶或是鈣片)其體重及體脂有較明顯的下降,而唯一差別是攝取較多乳製品有較佳的效果,(勝於服用鈣片的組別)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3則研究,參與者人)指出,相較於對照組,攝取鈣質並無顯著改變體重效果。

但在進一步考慮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和補充時間長短後發現,適量鈣質補充(從飲食或補充劑)的確有助於降低體重(特別是對於身體質量指數正常、孩童、青少年、成年男性及停經前女性)。

背後機制與鈣質的:脂肪酸結合,促進糞便中脂肪排泄、調節腸道菌群、降低脂肪堆積及增加靜態能量消耗有關。

鈣片有副作用嗎?

鈣片補充的可能副作用有便秘、腹部疼痛、腹脹、腹瀉,劑量過高可能導致噁心、嘔吐、食慾喪失、腎損壞、心率不規則、多尿(高血鈣症狀)。

對一般人來說,鈣攝取的每日上限值在mg(包含食物及額外來源),假如超過可能發生不良反應,甚至妨礙其它礦物質吸收(如鋅、鎂、磷等)。

使用禁忌:

勿與抗生素Ceftriaxone、Gentamicin併用,可能產生危險副作用。

勿與骨質疏鬆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高血壓用藥(Beta-blockers或Calcium-channelblockers)、降膽固醇藥物(bileacidsequestrants)、甲狀腺激素、抗生素(Quinolones、Tetracyclines)併用,可能干擾藥物作用。

勿與乾癬/銀屑病用藥鈣泊三醇(Calcipotriol)併用,可能產生高血鈣症。

威廉氏症候群(Williams-Beurensyndrome/基因缺陷疾病)勿服用鈣片及維生素D,可能發生高血鈣症。

孕期服用過量鈣片可能導致胎兒異常。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hyperparathyroidism)、類肉瘤病(結節病Sarcoidosis)、腎功能衰竭或癌症患者可能有高血鈣風險,應避免或謹慎補充。

曾罹患腎結石者請謹慎服用鈣片,或與醫生討論,雖然腎結石與鈣片補充並無直接關聯。

某些抗癲癇藥物(Tegretol、Dilantin)可能降低身體鈣濃度,因此建議兩者應間隔服用(至少2小時),避免可能的作用衝突。

勿與心臟病用藥地高辛(Digoxin)混用,可能產生心毒性(cardiotoxicity)。

最高品质的钙那里买?

近年來各國食安問題連環爆,讓大家花錢買到的不是健康,而是黑心商品,因此品質控管相對嚴格的歐美產品便成了搶手貨。

而自美國的葆婴USANA,在北美营养品比较指南戶評價中得到96分的高滿意度,同时进入多个国家的药物词典当中。不用担心冒著買到假貨的風險,就能享受最高品質保健品。

葆苾康成人钙力镁片特点与功效

USANA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钙镁片产品:活力钙镁D片,新一代产品可以提供镁钙和维生素D等必要营养素,它完全使用USANA专利科技InCelligence技术为配方,含有1:1的钙和镁比例及高剂量的维生素D,保证最佳吸收性,帮助服用者获得最理想的平衡。主要好处包括:保持骨骼和牙齿健康,尤其对更年期前和中期的妇女及成年人的骨骼健康,保持力量和稳定性,增进心血管功能和血糖的稳定,支援细胞基本营养素中的InCelligence的活性。

中国人普遍缺钙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保持成年人的健康,每天至少要吸收毫克钙,而成长中的小孩、孕妇以及更年期的女性朋友,每天至少要1-毫克钙,缺钙会影响健康,是每个朋友都知道的!

钙对人体的作用

1、维持强健的骨骼和健康牙齿。

2、维持有规则的心律。3、缓解失眠症。4、帮助体内铁的代谢。5、强化神经系统。

缺钙症状

·儿童缺钙会出现压食:夜惊、多汗、枕秃等症,更严重会导致偏头痛,鸡胸,生长痛,X型腿,O型腿。

·青少年如果缺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烦燥不安、多动,严重缺乏时,脚后跟,小腿酸痛、发育迟缓,身体矮小,换牙迟、多汗。

·孕妇如果缺钙:牙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抽筋,手足麻木、四肢无力,不能负重,极严重缺钙时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

·中老年缺钙时会出现:神经质,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手足麻木、抽筋、腰腿背酸痛无力,极严重时,骨质疏松,易骨折,骨质增生,掉牙、驼背或身体萎缩变矮,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痴呆症、走路无力、双腿沉重。

中医理论,补钙等于补肾,钙可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镁对人体的作用

镁是人身体内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镁参与身体所需要能量的活动,防止钙沉淀在组织和血管壁,防止产生肾结石、胆结石。

镁的作用

1、抗瘤。

2、镇静作用。

3、降血压。

4、降低胆固醇。

5、降血糖。

6、缺镁的女人生孩子容易畸形。

你身边有朋友觉得很劳、暴躁、易怒,就是缺镁的表现,很多女性有神经性高血压(即一紧张就高血压),需要补充钙镁,常喝酒的人,服避孕药的妇女需要补充钙镁。

为什么缺钙,为什么患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结石?

血钙的代谢过程:

一、从食物中如摄取足够的钙质,则刺激甲状腺分泌降血钙素,使血中钙存进骨骼中。

二、当人体摄取钙不足时,为了维持血液中钙离子的深度,副甲腺分泌破骨素,会从骨骼中释出钙来补充,若长期处于最缺钙时,骨骼中的钙越来越少,就形成“骨质疏松症”。

因此骨骼容易断裂或破碎,而且不容易复原,而老年人更容易骨折而引发其它并发症。

由骨骼中释出的钙浓度非常高,除了少部分补充血液中的钙离子使其维持正常的深度外,其余的停留在细胞内,使各细胞所拥有机能无法发挥,严重的会使细胞崩溃而死,而引起偏头痛,腰酸背痛等毛病。钙不足还容易造成结石。补足钙代谢正常,足不易结石。

如果您的家人正受退化性疾病困扰,推荐您了解葆婴葆苾康;

如果您正对现有的工作方式不满意,想寻求自主创业发展的平台,推荐您了解葆婴葆苾康;

如果您对未来的收入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推荐您了解葆婴葆苾康;

葆婴葆苾康USANA系列产品已经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您可以通过您身边的美国系统葆苾康营养顾问进行了解或直接添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yy/22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