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元分析识别卵巢癌在腹腔化疗中发生的
2020-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卵巢癌可导致腹腔转移,75%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III期或IV期)。3项III期随机临床试验已证实腹腔内化疗可改善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然而这种治疗方式除了可增加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毒药物浓度以外,其改善患者存活率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分析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研究者能更好地理解腹腔化疗发挥的作用,从而提出有助于清除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发表于GynecologicOncology的一项研究通过对接受腹腔化疗的卵巢癌患者的腹腔标本的多元分析,发现了不同于外周血标本的独特生物标志物改变。
该研究入组了13例来自GOG(GynecologicOncologyGroup)第号临床试验的卵巢癌患者。研究者在这些患者前3个化疗周期前收集了30份全血标本、12份腹腔积液标本和20份加入30mL生理盐水的腹腔冲洗液标本,并分析了以上标本的体积以及细胞群、蛋白、RNA和miRNA的成分改变。
在入组的患者中,腹腔积液和腹腔冲洗液的平均体积分别为1.6mL和3.1mL。腹腔冲洗液是稀释了的腹腔积液,可用于捕捉生物标志物。腹腔标本含有不同于血浆的特有生物标志物。与基因相比,miRNA能更早显现出化疗所致改变。流式细胞术不足以捕捉生物标志物的水平波动。
综上,本研究证实了腹腔标本可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图1:T0表示基线,T1和T2分别表示一程化疗和两程化疗后。A:研究者测量了配对的腹腔积液和腹腔冲洗液的蛋白浓度,发现前者的蛋白浓度均高于后者。其中有1名患者(1-T0)的腹腔冲洗液标本的蛋白浓度为零,说明标本在收集或测量过程中出现了错误。B:研究者利用ELISA测量了促炎细胞因子IL-6的浓度,发现其在腹腔积液中的浓度高于腹腔冲洗液。CD:研究者分别在T0和T1两个时间点对第10号患者进行了腹腔冲洗液以及腹腔积液miRNA的原始计数,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腹腔冲洗液包含与腹腔积液相同的生物标志物信息。)
(图2:研究者在T0、T1和T2三个时间点收集了9名患者的血浆标本和3名患者的腹腔冲洗液标本,并从中提取miRNA。A:在血浆标本中,第一程化疗后出现了51种差异表达基因的miRNA(T0vT1),第二程化疗后出现了33种差异表达基因的miRNA(T1vT2),其中有8种基因是T0vT1和T1vT2共有的(圆的重叠部分)。B:在腹腔冲洗液标本中,第一程化疗后出现了12种差异表达基因的miRNA(T0vT1),第二程化疗后出现了33种差异表达基因的miRNA(T1vT2),但两组无共有基因,说明绝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miRNA在第二程化疗后发生了改变。CD:腹腔冲洗液标本的差异表达miRNA在冲洗液环境中有明显波动,而在血浆环境中相对稳定;血浆标本的差异表达miRNA在冲洗液环境中的变化与前者相反。)
(图3:研究者利用NanoString技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现了12种发生差异表达的免疫基因(p0.05)。A:第一程化疗后,8种免疫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第二程化疗后,35种免疫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图中3个圆的重叠部分包含12种基因。B:大多数基因在化疗过程中的表达水平下调,如图中箭头所示。C:与以上基因相关的经典通路;只有自然杀伤细胞信号通路(p=1.23E-03)具有表达差异,包含2种抑制基因和1种激活基因。)
(图4:受试者肿瘤组织抗CD3、抗CD4和抗CD8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3阳性细胞和CD8阳性细胞的密度呈高度相关。)
文献引自:GraboschS,TsengG,EdwardsRP,etal.Multiplexprofilingidentifiesdistinctlocalandsystemicalterationsduring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forovariancancer:AnNRGOncology/GynecologicOncologyGroupStudy[J].GynecolOncol.,(1):-.
林蔚彭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