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事增华推陈出新CSCO

2022-5-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编者按: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4月23日~24日召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形式举办。

大会在4月23日上午会场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专场:乳腺癌专场、妇瘤专场、黑色素瘤和肉瘤专场、肾癌和尿路上皮癌专场、非小细胞肺癌专场。在此进行了简要梳理。

开幕式

开场致辞

徐瑞华教授

李进教授

CSCO理事长徐瑞华教授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进教授对大会做了开场致辞。

乳腺癌专场

江泽飞教授

殷咏梅教授

王晓稼教授

王树森教授

医院江泽飞教授在《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的报告中从组织机构和专家组成员的变化、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的更新、国际进展和中国贡献进展、专家共识(骨转移、脑转移、疫苗)和药物可及性的更新、人工智能和疾病管理几个方面对《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做了简要提炼。

医院殷咏梅教授在《CSCO乳腺癌指南:HER2阳性乳腺癌》的报告中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以及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在证据等级和推荐级别方面的变化及其更新理由做了讲解。

医院王晓稼教授在《CSCO乳腺癌指南:HR阳性乳腺癌》的报告中从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晚期解救内分泌治疗三个方面对HR阳性乳腺癌的指南推荐及更新要点做了总结,并提到了MINDACT研究、Monarch系列研究、PALOMA-2研究、FLIPPER研究、DAWNA-1研究等。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在《CSCO乳腺癌指南:三阴性乳腺癌》的报告中指出,化疗仍然是三阴性乳腺癌系统治疗的中流砥柱,免疫治疗、靶向治疗、ADC药物正逐步迈入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领域,而且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临床研究改写着三阴性乳腺癌的诊疗指南。他提到了KEYNOTE-、NeoCART、OLYMPIA、SYSUCC-等研究。

妇瘤专场

李宁教授

李力教授

安菊生教授

中医院李宁教授在《CSCO卵巢癌指南更新》的报告中指出,卵巢癌指南涵盖从初诊到复发的各个环节,版指南主要新增了PARP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管理、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治、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治方面的内容,并提到了中国首个晚期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Ⅲ期临床研究PRIME及iPocc、GOG研究。

广西医院李力教授在《CSCO子宫内膜癌指南更新》的报告中总结到:全程设计与管理是保证子宫内膜癌诊治效果的关键;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保证疗效和安全的前提下提倡微创手术;Ⅰ~Ⅱ期的辅助治疗以放疗为主,Ⅲ~Ⅳ期要放疗和化疗联合应用;对复发、转移、高危患者主张在分子分型指导下使用靶向和免疫治疗。

中医院安菊生教授在《CSCO宫颈癌指南更新》的报告中系统讲解了宫颈癌的影像检查、病理诊断、疾病分期、初治策略、早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标准、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系统治疗,并分别罗列了国外和中国自主研发的PD-1/PD-L1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宫颈癌的临床研究成果。

黑色素瘤和肉瘤专场

牛晓辉教授

刘基巍教授

斯璐教授

徐海荣副教授

周宇红教授

陈静教授

医院牛晓辉教授在《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外科治疗)》的报告中指出,手术是治疗黑色素瘤的第一个选择,且原发性黑色素瘤的手术治疗已经很成熟,但黑色素瘤预后极差,对于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孰优还没有完成的Ⅲ期临床试验来确定。最后,他点评了未来新辅助治疗的试验方向。

医院刘基巍教授在《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辅助治疗)》的报告中总结到:黑色素瘤术后复发风险较高,更好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正在探索中,以PD-1为基础的联合辅助/新辅助治疗值得进一步探索。对于皮肤黑色素瘤,可选达拉非尼与曲美替尼联用;对于肢端和眼部黑色素瘤,大剂量干扰素仍作为辅助治疗推荐;对于黏膜黑色素瘤,化疗仍占辅助治疗的重要地位。

医院斯璐教授在《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晚期治疗)》的报告中指出,黑色素瘤晚期治疗的原则是无脑转移。对于黏膜晚期黑色素瘤,免疫联合抗血管是有效治疗手段;对于眼部晚期黑色素瘤,现有的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疗效欠佳,双特异性蛋白Tebentafusp有望开启新篇章。

医院徐海荣副教授在《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更新篇》的报告中指出,本次指南修订重点是增加了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和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相关内容。至此,《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按部位分为四肢/躯干软组织肉瘤和腹膜后软组织肉瘤。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属于中间性肿瘤,其诊断与治疗均与肉瘤不同,所以单独成一部分。

医院周宇红教授在《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腹膜后肉瘤》的报告中阐明,腹膜后肉瘤之所以单独成章,是因为它占软组织肉瘤的10~15%,手术挑战更大,术后局部复发率更高,长期预后更差,而且病例亚型构成也与肢体原发性软组织肉瘤存在差异。另外,报告对腹膜后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估、分期、病理诊断、活检方式、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都做了提炼。

医院陈静教授在《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报告中指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比较罕见,生长缓慢,不发生远处转移,治疗目标是获得肿瘤的长期控制,选择手术、药物还是放疗的关键因素是肿瘤解剖部位。手术方式首选R0手术,而放射治疗只有对不可切除或不宜手术的患者或R2切除和复发后R1切除术后的患者才推荐使用。对于系统治疗,报告提炼了伊马替尼、索拉非尼、培唑帕尼、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长春瑞滨、蒽环类药物、抗雌激素类药物的有关研究。

肾癌和尿路上皮癌专场

盛锡楠教授

何志嵩教授

崔传亮教授

张崔建教授

医院盛锡楠教授在《肾癌全身治疗进展》的报告中告诉大家,《版CSCO肾癌诊疗指南》将在9月的CSCO大会期间推出,并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晚期非透明细胞癌的治疗、高危肾癌术后的辅助治疗三个方面对肾癌的全身治疗进行了讲解。报告提出: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主要的联合治疗方式;靶向药物仍然是治疗晚期非透明细胞癌的主要选择;高危肾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取得成功,但仍存在争议。

医院何志嵩教授在《肾癌局部治疗进展》的报告中指出,肾癌合并腔静脉瘤栓的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并对其术后辅助治疗的几个临床试验(ASSURE、SORCE、S-TRAC、EVEREST、PROTECT、ATLAS)做了比对。另外,报告特别点出,对于局部肾癌的消融治疗的证据级别逐渐上升。

医院崔传亮教授在《CSCO尿路上皮癌指南解读(内科治疗)》的报告中指出:化疗仍是目前尿路上皮癌治疗的基础;免疫治疗联合ADC是晚期尿路上皮癌研究布局最多的ADC联合治疗方案;二线治疗优先考虑免疫治疗,删除阿替利珠单抗、度乏利尤单抗二线治疗的适应症;对于转移性膀胱癌的三线治疗,指南增加了维蒂希妥单抗后线治疗的Ⅲ类推荐。

医院张崔建教授在《CSCO尿路上皮癌指南解读(外科治疗)》的报告中首先列出了指南对尿路上皮癌的MDT治疗的各级推荐及其变化,然后从病理、手术、术后灌注、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免疫治疗等多角度进行了系统讲解,同时提到了Keynote、#、#等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专场

张力教授

王志杰教授

任胜祥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在《-中国代表性非小细胞肺癌原创研究》的报告中从Ⅱ期转化研究和Ⅰ期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Ⅱ期转化研究方面: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经典突变(EGFR、ALK)新药(如伏美替尼、恩沙替尼)层出不穷,免疫治疗有了驱动基因阳性肺癌的治疗策略;早期/局部晚期NSCLC可用MINERVA评分预测EGFR突变阳性患者辅助治疗的预后。Ⅰ期研究方面:细胞疗法、双抗/双免疫治疗引领潮流,新药研究以me-too药为主,靶向治疗靶点同质化严重。

中医院王志杰教授在《CSCO原发性NSCLC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析》的报告中点出了指南对原发性NSCLC的更新部分,包括分子分型,ⅡA、ⅡB、可手术的ⅢA或ⅢB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EGFR敏感突变型NSCLC的治疗,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型NSCLC的治疗,ALK融合阳性NSCLC的治疗以及BRAFV突变转移性NSCLC的治疗。

医院任胜祥教授在《CSCO原发性NSCLC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析(不可手术局部晚期及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部分)》的报告中指出了指南对不可手术局部晚期及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更新部分,包括不可手术的ⅢA、ⅢB、ⅢC期NSCLC的治疗,Ⅳ期无驱动基因、鳞癌和非鳞癌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结语

以上为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乳腺癌专场、妇瘤专场、黑色素瘤和肉瘤专场、肾癌和尿路上皮癌专场、非小细胞肺癌专场的报告内容。还将陆续为您带来部分报告的详细解读,敬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ys/22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