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中医卵巢癌治疗研究进展
2020-8-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95.html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上海卵巢癌发病率为7.1/10万,平均中位发病年龄63岁,因症状隐匿,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卵巢癌每年新发人数为19.2万,死亡人数却高达11.4万,且患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对妇女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首选疗法,并以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及中医中药等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优势不断的被人们发觉并逐渐受到认同,其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的众多医家已经对肿瘤这种疾病进行了研究。但就现存文献中检索发现,对于卵巢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中医古籍中并无专门针对卵巢癌病因病机的论述,但卵巢癌类属积聚范畴,其病因病机可通过积聚类分析得出。总结古今中医医家对于卵巢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本虚标实为主,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内侵,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无力祛邪外出,曰久气机阻滞,痰血湿浊等有形之邪凝结不散,停聚下腹胞官,日久发为本病。
综合近几年来报道中医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来看,其病灶稳定率、中位生存期高于同期单纯放、化疗对照组。这些数据基本代表了目前中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现状,客观地反映了中医药结合放化疗及手术治疗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及放化疗顺利通过率高等疗效特点。因而中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总体疗效评价是肯定而积极的。针对卵巢癌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在临床上治疗以扶正培本、祛邪攻毒为主。
中医药在卵巢癌治疗过程切入点及治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妇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康复
1术前中药扶正治疗:
可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大多使用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的方药,如四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术前中药抗癌症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癌症发展,如用鸦胆子乳剂、秋水仙酰胺等。
2术后中药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术后的康复,尽快地为及时放、化疗创造条件。以升清降浊、调理理脾胃、益气固表、养阴生津为原则,可予以香砂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增液汤等方药以扶正祛邪相结合。
二、减轻妇科卵巢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的毒副作用
1防止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化疗损伤气血,治疗应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主。化疗期配合中医中药的作用可有助于提高卵巢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使化疗药物的作用更充分,有效率更高。在化疗期口服益气、养血、解毒加减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另外可在化疗前1周左右可以有针对性地服用以益气健脾为主,滋补肝肾为辅之药物,化疗期间可加用和胃降逆之药,如砂仁、陈皮、法半夏、姜竹茹以缓解恶心呕吐等脾失健运证候。化疗结束后中药主要作用为缓解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恢复病人体力等。大部分卵巢癌化疗结束后元气大伤,脾肾亏虚,气血虚弱,加之邪毒内伏,可在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的同时,加用祛瘀解毒之药,如七叶一枝花、大黄、白花蛇舌草等。
2对化疗的增效作用:
许多扶正中药,包括提取物的多糖类药物,与化疗药配合,能增强其疗效。动物与临床实验均证实,猪苓多糖对化疗有增效作用。
三、中医药外治法在妇科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外治法从体表应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以及毛细血管网吸收直达病所。应用外治法治疗用药的优点是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及对肝脏的损害,同时减少药物随体循环至不必要的位置。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食欲减退,甚至进食困难或排便困难,难以口服药物,可通过外治法继续治疗及缓解症状,如穴位贴服足三里、内关、灌肠法,可使药物直接经直肠吸收。晚期卵巢癌患者腹水明显,也可通过中药外敷方法减轻患者症状。
四、针灸穴位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特点可缓解卵巢癌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如术后切口疼痛可选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气海等穴位,术后肠胃功能紊乱可选曲池、天枢、支沟、内关等穴位,化疗反应可选足三里、内关、膈俞、三阴交等穴位。
中医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被临床所认识,但是目前在治疗中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如中药在治疗卵巢癌应用没有统一的辩证分型,在理论研究上也没有更加深入的探讨,因此,我们应致力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以尽更加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机制,积极探寻中医药在卵巢癌治疗方面的有效途径,使卵巢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疗效及5年生存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