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爱人得了癌症,你怎么办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莫大人节目音频
如果你的爱人得了癌症,你怎么办?
文、饮水思源
一个平常的夜,闺蜜Z突然发起一问:如果你的爱人得了癌症,你怎么办?
那一夜,Z异常激动,刷屏级的发着文字和语音。她说,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社会分层和教育分层的讨论,每次看到有人持那种“只要开心生活,不要让自己太累,更不要让孩子太累”的观点,她就着急!
向来端庄稳重的Z对这个话题深有感慨:
你说父母不努力,孩子未来怎么会努力?代代不努力,只会代代贫穷。财富分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知分层,人被固化在底层,再无改变的可能...
在大家尚讨论代际贫穷之时,Z一下子就插入了癌症的问题。
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群里有姐妹回答:当然会很痛苦,也只能默默陪他走到最后。
(1)
Z说,发起此问,是源自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
Z工作的单位,有一位女士得了卵巢癌,医院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医生的结论是仅剩下三个月寿命。
几乎所有朋友家人都默默接受了这个现实,打算好好陪她走完最后三个月的历程。甚至,那女士丈夫的朋友,已有了给他介绍新女友的想法。
但是,这对夫妇却没有坐等死神。他们认为,医院的医术水平固然高,但不代表癌症就完全没希望。他们冷静的接受了现实,却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开启了全球卵巢癌搜索。目的是为了寻找卵巢癌最新的医疗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医院有收获。医院正在进行卵巢癌医治的一个研究项目,虽然尚未得到普遍运用,但该研究目前的结论是可以使卵巢癌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
医院取得联系,着手办理各种手续,医院做手术。
去瑞士治疗期间,他们还去看了极光,将照片po在朋友圈。
到现在,时间过去快三年了,这位患卵巢癌的女士仍然活着。
(2)
三言两语就能讲述的一个故事,看似简单,看似幸运。然而,这种幸运背后,并不简单。
正如Z对这个故事的总结:
我想说的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那对夫妇非常能干,他们积累了能够抗衡癌症的财富、人脉,更重要的是面对癌症冷静而客观的认知,通过自己的学识去判断在全球范围内,目前最新的卵巢癌治疗是否可靠。
而这一切,都是他们前半生努力的积累。
每个人除了眼前的生活,都有不可预知的未来,各种各样的糟糕之事都可能发生。只要不放弃希望,只要努力,在遇到厄运时总会有转机。
而这个转机和选择的权利,就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出来的。
这种积累,不单纯是财富,不是说你有多少钱,能挣到多少钱。
写到这里,某些读者心里可能有一句话,不就有钱吗,只要有钱,得了癌症那也不叫事儿。
真是这样吗?
(3)
还是从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同样,也是患妇科癌。
前不久,律师朋友H发了一条朋友圈:
医院探访妇产科的医生同学,去时碰到她和一个病人家属讨论明天的手术问题。我听到家属不断说就不做了,她去给病人做工作。我同学说了很多次,指征很好,现在做手术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你们一定要想好。但是,病人家属却坚决放弃手术。
待病人家属走后,我同学叹气到,子宫内膜癌,实行切除手术基本就不会有问题了,但他们却放弃。我问,为什么?同学说,手术费的问题。我又问,多少钱?她说最多3万元。我愕然。3万元能保命,怎么可能不治疗啊!同学说,这就是现实,我们见太多了...
这位律师朋友非常能干,是一家律所的合伙人。她发出这条朋友圈,正在感慨万分和大家讨论,要不要帮助那位患子宫内膜癌的人。
最后却得到消息,那位癌症患者,并不是缺那点钱,而是认为没必要花三万去治疗,医院是为了挣钱,而医生则夸大其词。估计他们觉得那只是普通的妇科病,花个几百吃点药就万事大吉。
(4)
这个故事有些极端,可能当事人另有隐情,我们不得而知。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对现代医学没有客观认知,受国内的医患矛盾影响而思想极端,即使有钱治病也选择放弃。这种情况,比单纯的无钱治病还可怕。
这就是Z最开始说的那句话,
财富分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知分层,人被固化在底层,再无改变的可能...
上述两则真实故事都是关于癌症,关于人类永恒的主题,疾病与死亡。故事内容可以说是截然相反,故事主人翁的学识与认知也处于两个不同的阶层。
我们可以总结如此:
得了癌症,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知道要医治,没钱,等死。
二是认为没必要治,有钱不医,无故拖延。
三是基于爱与责任,倾家荡产也要治。
四是不放弃希望,集自己学识、人脉、财力主动找寻全球最佳治疗方案。
这样罗列,答案很明显,我们都希望达到第四种境界。正如那对去瑞士治疗的夫妇。面对晚期癌死亡通知书,他没有对她说“没关系,亲爱的,让我慢慢陪你走完最后路程!”而是积极主动迎战厄运,用前半生积累的一切能量,与晚期癌正面交锋。
而这样的境界,就是Z总结的:
这个转机和选择的权利,就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出来的。这种积累,不单纯是财富,不是说你有多少钱,能挣到多少钱。
(5)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我们终其一生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想,答案就是,为了让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在面对任何突发情况之时,有全方位的迎战能力和足够多的选择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