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兵布阵,全程管理胡元晶教授满意手术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卵巢癌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肿瘤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卵巢癌全程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问世,为卵巢癌治疗格局带来了革命性突破,推动其进入了减瘤术+含铂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三段式优化模式,逐渐向慢病管理转变和迈进。为此,本报特别策划栏目,邀请妇瘤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卵巢癌精准治疗、全程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今天我们邀请的是医院胡元晶教授,围绕卵巢癌全程管理及维持治疗发表观点,分享经验。

胡元晶教授

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妇科分会副会长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天津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

天津市妇产科质量控制指导中心主委

天津市医疗鉴定专家

医院访问教授

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经历

胡元晶教授专访

环环到位,方能步步为营——卵巢癌全程管理三部曲Q1:您如何定义“卵巢癌全程管理”?其关键环节有哪些?

胡元晶教授:卵巢癌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致死率高,表明其恶性程度非常高。70%~8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早期诊断困难,由于就诊晚,患者初治后,多数会再次复发,接受各种治疗后,复发间隔期越来越短,最后多数患者因耐药走到无药可医的地步而死亡。

由于卵巢癌的这些生物学特点,我们必须采用手术+系统治疗的综合模式,以期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近些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在卵巢癌的成功探索,“卵巢癌全程管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卵巢癌治疗也由既往的手术+化疗传统模式逐渐优化为手术+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三段式管理模式。

对于初治患者,首先手术方面,如前所述,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初治时已是中晚期,多数III、IV期患者术中可见,除了卵巢病灶,往往在盆腹腔还散布着很多种植病灶,上至膈肌,下至盆底、肠管表面、肠系膜等。因此,初期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R0)非常重要。然后是进行一线化疗,TP(紫杉醇+顺铂)、TC(紫杉醇+卡铂)仍是目前公认的最常用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可喜的是,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加入,主动且及早预防了肿瘤复发,显著降低了复发和死亡风险,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需要强调的是,应特别重视卵巢癌患者的初治,其包括手术、化疗以及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三阶段。

对于复发患者,二线或以上化疗,铂敏感复发患者的有效率略高,但铂耐药复发患者有效率仅为20%甚至更低。对于铂敏感复发患者,完成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再采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这在SOLO2研究前期的结果中已有充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又公布了SOLO2研究的最终总生存期(OS)数据,力证了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OS这一事实,因此,现在卵巢癌的治疗模式更加注重既往手术+化疗之外的靶向维持治疗。

满意手术“克敌”,规范化疗“护航”,维持治疗“制胜”——卵巢癌的治疗布局Q2:对于新诊断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您认为应如何排兵布阵?

胡元晶教授:对于新诊断卵巢癌患者,首先是手术治疗。若为早期卵巢癌,则行分期手术,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中晚期卵巢癌,需要评估是否可直接手术达到R0,否则应先行新辅助化疗。目前主要使用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的评分和Fagotti腔镜评分评估是否可实现R0手术,若经过评估,直接手术无法达到R0,则先行2~6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如果直接手术能够达到R0,则术后行6~8个周期的标准含铂一线化疗。化疗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关于一线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年SOLO1研究结果的公布带来了突破性进展。SOLO1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新诊断的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经一线化疗获得CR或PR后,奥拉帕利单药一线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复发状况,PFS延长至将近50个月且尚未达到,目前相较于安慰剂组已延长了3年余,期待其最终结果的出炉。

二线维持治疗方面,正如前文所述,振奋人心的SOLO2研究发现,对于铂敏感复发患者,完成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再采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仍可获得PFS和OS获益。当前,奥拉帕利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多因素评估选择一线或二线靶向维持治疗,如药物可及性,患者的经济负担,身体状态等。对于BRCA突变患者,我们建议开展一线维持治疗,从而获得更长的生存获益,延迟或避免疾病的复发。

充分患者教育、良好用药管理——依从性的保障Q3:您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应如何提升卵巢癌患者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胡元晶教授:实际上,现在随着媒体传播的日益发达、公众整体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资讯的了解渠道也越来越丰富和便利,信息掌握越来越全面和前沿。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主动问及自己是否能够做靶向治疗,可见“靶向”一词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卵巢癌这个特殊的瘤种,过去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靶向药物,既往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仅仅因为延长了3.8个月的PFS就很快获批上市用于临床,足见卵巢癌有效靶向治疗药物的匮乏和临床需求的迫切。

自PARP抑制剂上市后,很多患者也通过自己检索、了解到了这类药物,主动询问和要求使用。PARP抑制剂在真实世界临床中的疗效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当然,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对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前,我们必须做到合理地选择、充分地知情同意——合理选择适应证、详细告知可能的获益和不良反应,与患者反复沟通,从而有预见性地确保患者良好的依从性,使其有机会从持续治疗中更多获益。

更多精彩内容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zd/21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