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我就是药神证券之星
2024/8/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海德格尔
死亡是每个人生命的终点,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虽然死亡无可避免,但死亡也有很多种情况,或许是因为意外,或许是因为疾病,又或许是自然死亡。
但癌症应该是其中最痛苦的那一种,它会耗尽家财,折磨亲人,它会把人性最不堪、最丑陋的东西,拨开了,揉碎了,摊平了,给你看。
一病返贫的故事,是中国家庭最难抗拒的宿命,更何况是高病亡率的癌症。
所谓的“谈癌色变“,色变的不仅是确诊后超高的死亡率,更是倾家荡产血本无归都换不回一条人命的绝望。
所以当有一家公司致力于研究抗癌药时,应该得到人们的 这家公司就是本期文章的主角:百济神州。
一颗种子悄悄埋下
年,对王晓东来说,是毕生难忘的一年,11岁的他目睹母亲从患癌到离世。看着躺在病床上备受癌症折磨的母亲,强烈的无助感刺痛了他的心。
自此,在王晓东心里,埋下了一颗致力于癌症研究的种子。
年,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王晓东来到了同校的分子遗传系,跟从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迈克尔·布朗从事博士后研究。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选择王晓东的过程颇有戏剧性,他们给王晓东的博士导师打了一个电话,就问了一个问题:他是个好人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王晓东就得到了这个博士后的资格。
在这里,王晓东真正学到了做科学的精髓:无所畏惧。
这种精神感染着王晓东,也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他在当今最前沿学科的研究渐入佳境。
到年,王晓东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从事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不久后,王晓东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他创造性揭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凋亡通路,首次发现了线粒体作为凋亡控制中心的分子机理,把细胞凋亡由线粒体的上游调节和下游执行通路连接起来。这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对于线粒体提供能量和代谢场所的传统认识,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意义非凡。这一研究成果成功帮助其当选了美国院士。
在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时,当时他所在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系主任麦克奈特评价说:“王晓东是过去10年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对他工作的恰当承认。”
可就在其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改变了人生方向,选择回到祖国。年,王晓东回国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在北生所期间,创业的想法一直萦绕在王晓东的心头。尤其当亲朋好友经常问及你有没有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法时,这种念头更甚。
志同道合开新局
年,缘于一次聚会上与欧雷强的相遇,王晓东的创业故事开始了。
欧雷强专注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又深谙企业运营之道,在美国医药界颇有名气,而彼时的他刚刚离开被PPD收购的保诺科技。
志同道合的两人一拍即合,创业黄金搭档也由此出现。
年初,百济神州诞生。这家立志做全球最好抗癌新药的公司,有人说它要做中国的“基因泰克”,一如当年的波伊尔和斯旺西。
而在强手如云的创新药行业中,又如何做到全球最好呢?百济神州给出的答案是:高打高举。
年创建之初,这家新兴的公司就确立了“高打高举”战略,选择从最艰难、竞争也最激烈的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入手,投资上亿元购置全球最好的仪器设备,组建一流实验室,采取靶向和免疫两种疗法齐头并进的策略,布局了10多个新药同步研发。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彼时国内制药企业超过90%都以生产仿制药为主,这让大多海外投资者对国内创新药研发公司的实力产生质疑。这一现状使得百济神州在成立之初便遇到资金紧缺的问题。
这时的百济神州,账上资金仅有王晓东与欧雷强两位联合创办人筹措的万美元启动金。
在年4月,公司启动治疗实体瘤和治疗卵巢癌项目后,启动金基本已消耗殆尽。
王晓东曾说:“企业最困难的时候账上只有1万多块钱。多亏了欧雷强满世界借钱,才度过了难关。”而挺过难关的百济神州在研发上也取得重要进展。
年公司两款在研产品被跨国药企巨头默克雪兰诺公司相中,随后双方签订协议,默克雪兰诺终以总价4.65亿美元的代价购得公司该两款在研产品的海外开发与商业化权益。
创新药的研发没有别的,就是烧钱、烧钱、还是烧钱。百济神州一直都很缺钱,这一点直到一家投资机构的入局才得以大幅缓解。
巨额投入终有回报
这家投资机构就是高瓴。
在百济神州创立至今的十一年间,高瓴共参与了百济神州的8轮融资,全程领投。在年7月,高瓴更是作为锚定投资人对百济神州追加10亿美元投资,创造全球生物医药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
抗癌药,一旦研发成功并商业化应用,产生的利润空间必然是巨大的。所以高瓴不断在这一赛道押注自然不难理解。但是研发抗癌药的公司有很多,高瓴为什么挑中百济神州呢?
首先是最多的研发投入。年2月26日,百济神州公布年成绩单,年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9亿美元,利润端亏损额扩大至16亿美元。
造成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额的研发投入。年,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研发费用总计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3亿元。其在研发上的投入手笔远远超过A股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堪称国内最烧钱药企。
其次是不断的推进产品管线。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烧钱”是最常见的,但是能烧出效果来却是最难的。
新药研发往往九死一生,投入巨大、成功率低。即便已经有了成功上市的产品,如果后续产品管线进度断档,药企也会面临难以为继的风险。只有持续加码新药研发,持续开展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才能让药企“投入-试验-上市-市场回报-继续投入”的循环良性运转起来。
随着产品管线的推进,百济神州数十个全球性临床试验全面启动,而采取本土和海外临床试验双线推进的策略,也让百济神州成为国内首家在全球和中国同步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的生物制药企业。
最后是打通了产学研全产业链。在肿瘤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百济神州能成功突围,离不开其坚持的全球人才战略。
在王晓东的带领下,百济神州组建了科学顾问委员会。这是一支梦幻军团,囊括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癌症研究所、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最顶尖的学术专家,为公司的研发方向保驾护航。
目前公司已经组建了拥有超过人的研究团队和超过名的临床开发团队。他们多数拥有海外学习经历和知名药企从业经验,能够及时捕捉全球研发的最新动态并做出及时的策略响应。
命运虽然常有不公,但他向来偏爱真诚努力的人。百济神州的多年努力也终于看到了回报。
年11月15日,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成为第一个在美获批上市的中国本土自主研发抗癌新药,改写了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尴尬历史。
到了年底,百济神州三款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范围,并全部谈判成功。三款产品分别为BTK抑制剂泽布替尼、PD-1替雷利珠单抗以及通过安进合作引入的地舒单抗,一共5项适应症均被纳入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
这几款新药市场空间如何呢?以PD-1为例,在适合用药的患者中,实际上的用药比例不到10%,大量有需要的患者还没能用上。而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凭借确切疗效和突出的临床价值在年被纳入医保,医保报销前的新价格降低至元/支(mg),价格降幅高达80%
随着国产PD-1被纳入医保,患者的实际花费将继续降低,可及性进一步提高,这能为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结语
“命,就是钱。”这是《我不是药神》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虽然刺耳,但它说的确实是实话。医药行业,或者说创新药行业为什么永远都活在聚光灯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做中国人吃得起的抗癌药”一直是包括百济神州在内的国内药企的最终理想。在文章最后,衷心希望如百济神州一般的药企能够成功,不为别的,只因生命不应与钱挂钩。
〖证券之星原创〗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