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不断的肿瘤创新药研发,2022十大
2023/12/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前所未见的创新,可能带来巨大价值,也可能带来财富的毁灭。创新药研发,就是这样一个领域,每年风波不断。
今日备受期待的明星靶点,明日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失利。今年以来,TIGIT靶点、默沙东“可乐”组合等明星选手,就相继意外翻车。
即便是已获批上市的药物,也不能保证自己完全上岸,它们可能因为安全、疗效等问题被追责退市。PI3K抑制剂、PARP抑制剂均遭遇了如此窘境。
过去一年,全球肿瘤药物研发领域,都有哪些黑天鹅事件?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失败,又波及了谁?
/01/罗氏TIGIT单抗治疗NSCLC三期临床失败
TIGIT靶点,一度被认为是下一个PD-1。因为它能与PD-1药物产生协同效果,发挥出1+1>2的效果。
全球众多药企均布局了TIGIT靶点,国内药企也不例外,包括复宏汉霖、泽璟制药、百奥泰、普米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方生物、天境生物等好手,均在该领域埋下重兵。
就进度来看,进展最快的是罗氏,其一举一动堪称TIGIT靶点风向标。然而,今年以来,风向标罗氏,在TIGIT靶点领域败战不断。
3月份,罗氏表示,TIGIT单抗Tiragolumab与PD-L1联用,作为一线疗法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失败。
两个月之后,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中,罗氏再一次失利。
5月11日,罗氏宣布,TIGIT+PD-L1联合疗法治疗PD-L1高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三期临床,未达到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
虽然该领创,另一主要终点总生存期尚未成熟,罗氏将继续SKYSCRAPER-01研究至下一次分析。
但总体而言,TIGIT单抗的前景发生了变数。是否继续保留TIGIT单抗管线,已成为药企们考虑的事情。
那么,TIGIT靶点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呢?
/02/默沙东“可乐”组合治疗晚期肝癌三期临床失败
K药与仑伐替尼的联合疗法,被称为“可乐”组合。由于在早期临床中展现出的惊人效果,“可乐”组合一度备受瞩目。
然而,在肝癌领域,“可乐”组合的表现可谓是高开低走。在最终的三期临床中,这对王炸组合翻了车。
8月3日,默沙东和卫材宣布,“可乐组合”一线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III期LEAP-研究失败,未达到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双重主要终点。
此前,鉴于“可乐”组合展现出的极强潜力,国内不少药企选择跟随,包括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等。
“可乐”组合的失败,也为这些跟随者们的未来,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03/三款PARP抑制剂被FDA要求撤回适应症
PARP抑制剂是肿瘤药物的潜力选手。
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年olaparib为阿斯利康带来了总计27.48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PARP抑制剂却陷入安全问题疑云。
11月11日,GSK宣布,应FDA要求,撤回PARP抑制剂Zejula用于治疗二线化疗后病情稳定的卵巢癌患者的适应症。
这个决定,是基于一项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具体而言,与安慰剂相比Zejula在两轮化疗后并不能帮助非BRCA突变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
Zejula并非唯一撤回适应症的PARP抑制剂。
今年以来,阿斯利康的olaparib、ClovisOncology的rucaparib,都由于潜在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被FDA要求撤销后线晚期治疗卵巢癌适应症的上市批准。
目前,国内恒瑞医药的氟唑帕利、百济神州的帕米帕利等多款PRAP抑制剂均已获批上市,包括上海迪诺、天士力、人福药业等产品均处于在研阶段。
有FDA撤销PARP适应症教训在前,国内药企在布局时,也需要针对其安全性问题做出更多的思量。
/04/FDA拒绝PI3K抑制剂适应症上市申请
在过去十几年里,PI3K抑制剂一直是研究热点,吸引了吉利德、拜耳、诺华等大药企参与。
早在年,吉利德的idelalisib率先上市,成为全球首个PI3K抑制剂。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上市数年后,PI3K迎来了一场生存危机。
9月23日,FDA召开了一场肿瘤药物咨询会,讨论PI3K抑制剂Duvelisib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新适应症能否获批。
鉴于在临床试验中,相比于对照组Ofatumumab,Duvelisib完全没有OS优势,FDA专家以8:4票数反对Duvelisib的这个适应症,这基本也意味着该药被判死刑。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FDA就召开过一次肿瘤药物专家咨询委员。根据FDA的简报,在六项PI3K抑制剂在惰性NHL或CLL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在PFS(无进展生存期)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背景下,总?存期却是下降的。
基于此,专家们决定PI3K抑制剂的批准需要基于随机数据,而不是单臂临床试验。
国内方面,PI3K抑制剂也吸引了璎黎药业、和记黄埔、正大天晴、圣和药业、扬子江药业等药企参与研发,其中璎黎药业的PI3K抑制剂已经获批上市。
如今,随着PI3K抑制剂安全问题浮现水面,国内布局PI3K抑制剂的选手,未来或许可能也会迎来相似的挑战。
/05/PROTAC先驱二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
PROTAC是最近炙手可热的新技术,吸引了众多药企布局。
国外的百时美施贵宝、罗氏、辉瑞、Kymera、C4等药企,国内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海思科、开拓药业等超20家药企,均在布局PROTAC技术。
不过,新兴技术的发展往往是曲折的,PROTAC也不例外。
11月23日,PROTAC技术先驱Arvinas公司公布,PROTAC药物ARV-治疗重度经治的HR+/HER2-乳腺癌的临床二期试验初步结果,71例患者中,ARV-实现38%的临床获益率,达到主要临床终点。
虽然ARV-达到临床终点,但在数据公布后Arvinas公司股价暴跌16%。原因在于,ARV-与目前的ER+/HER2-乳腺癌金标准疗法SERD药物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作为整个PROTAC领域的风向标,Arvinas的一举一动也关于着整个PROTAC的未来前景。那么,PROTAC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06/前抗体ADC药物CX-二期临床失败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Probody前抗体疗法潜力十足,其能够为现有药物减毒增效,还能更能给未成药靶点带去成药曙光。
在国内,前抗体技术跟随者不少,天演药业、张江生物、信达生物、时迈药业均研发了相关平台。
然而,作为Probody技术的先驱,Cytomxs的表现却不如人意。
7月6日,Cytomxs宣布,靶向CD的前抗体ADC药物CX-对于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二期临床失败。
事实上,不仅是前抗体ADC,前抗体单抗的表现也不如人意。
在今年ESMO大会上,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了CTLA-4前抗体单药及联合PD-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一期临床数据,结果显示CTLA-4前抗体单药的治疗效果甚微。
当然了,新兴技术的发展很难一蹴而就,不断失败、不断排除困难才是创新药研发的常态。那么,前抗体技术能够迎来辉煌的未来吗?
/07/赛诺菲放弃SHP2抑制剂
过去几年,SHP2抑制剂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