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指南分子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
2022-8-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甘露聚糖肽针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991925.html
臻和科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王珂教授为你解读,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胚系/体细胞分子检测,本文内容与建议都基于ASCO指南。
导读
根据现有证据和专家共识,ASCO发布了上皮性卵巢癌的肿瘤胚系/体细胞检测建议,该指南系统回顾了19项合格的研究,包括年至年发表的系统综述、荟萃分析、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证据组成包括观察性数据、其他权威机构发布的共识指南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01
哪些卵巢癌患者应该进行风险评估、遗传咨询、胚系/体细胞突变检测?
建议1.1
无论临床特征如何,是否有肿瘤家族史,所有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都应进行BRCA1/2以及其他卵巢癌易感基因检测。对于不携带胚系BRCA1/2致病变异或可能致病变异的患者,应进行体细胞BRCA1/2基因检测。
?临床证据质量:中等
?推荐力度:强
确诊卵巢癌的女性中,有13%-15%存在胚系BRCA1/2突变,另有7%存在体细胞BRCA1/2突变。由于突变的发生频率较高,包括NCCN,ACMG在内的多个指南都一致认为,BRCA1/2胚系检测应作为卵巢癌确诊患者的常规检测,胚系突变阴性的患者,应进行BRCA1/2体细胞变异检测。
ASCO指南中指出,检测panel至少应该覆盖以下基因:BRCA1,BRCA2,RAD51C,RAD51D,BRIP1,MLH1,MSH2,MSH6,PMS2,PALB2。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提示患者对于化疗(铂),PARP抑制剂,或靶向DNA修复/细胞周期途径的实验药物的敏感性。
建议1.2
确诊为卵巢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粘液性卵巢癌的患者,应检测错配修复缺陷(dMMR)。
?临床证据质量:中等
?推荐力度:中
建议1.3
确诊为其他组织学类型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也可考虑检测错配修复缺陷(dMMR)。
?临床证据质量:中等
?推荐力度:中
确诊为黏液性卵巢癌的患者携带胚系BRCA突变的可能性最小,但这部分患者中,高达20%可能存在(胚系或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的错配修复缺陷(dMMR)。
在未经选择的上皮性卵巢癌中,有接近10%-12%存在dMMR,组织学亚型为子宫内膜样癌(19.2%)、粘液癌(16.9%)、透明细胞癌(11.5%)的dMMR比例相对更高。对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鉴定dMMR表型或基因型可指导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免疫治疗的机会。
建议1.4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一级、二级血亲,应在专业遗传咨询人员的指导下,制定最合适的遗传检测策略,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结果解读。
?临床证据质量:低
?推荐力度:中
建议1.5
如果卵巢癌患者已知携带胚系致病性癌症易感基因突变/变异,该患者的一级或二级血亲应进行个性化的遗传风险评估、咨询和遗传检测。
?临床证据质量:高
?推荐力度:强
02
分子检测与卵巢癌临床治疗
建议2.1
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1/2变异的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这类患者对PARP抑制剂治疗的响应率会更高,应考虑使用获得相关适应症批准的药物。
?临床证据质量:高
?推荐力度:强
FDA批准Niraparib/Olaparib/Rucaparib用于对铂类化疗完全或部分反应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输卵管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在这个获批适应症的用药条件中,并没有明确要求BRCA1/2突变状态及HRD状态。而4项随机对照试验(ARIEL3/NCT/NCT/NCT)的数据都显示,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突变的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的PFS获益是最显著的(HR,0.18-0.3),其次是HRD阳性的患者(HR,0.32-0.38),而BRCA野生型和HRD阴性的患者PFS获益是相对最少的(ARIEL3和NOVA试验中HR都是0.58)。
年12月,FDA基于III期试验SOLO1的结果(Olaparib相比安慰剂降低70%的疾病进展/死亡风险,PFS:HR,0.30;95%CI,0.23to0.41;P.),批准Olaparib用于一线铂类化疗完全或部分应答的,有害或疑似有害胚系/体细胞BRCA突变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
此外,在VELIA,PRIMA,PAOLA-1临床试验都显示,BRCA突变的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的获益最显著:
?PRIMA:HR0.4(Niraparib维持治疗vs安慰剂);
?PAOLA-1:HR0.31(Olaparib+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vs贝伐珠单抗+安慰剂维持治疗);
?VELIA:HR0.44(化疗+Veliparib治疗后Veliparib维持vs化疗+安慰剂治疗后安慰剂维持),注:Veliparib当前尚未获批任何适应症。
建议2.2
帕博利珠单抗已被FDA批准应用于MSI-H/dMMR的实体瘤患者,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治疗方案时,存在dMMR的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可以考虑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临床证据质量:中等
?推荐力度:中
多种实验室检测可用于评估MMR通路的状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组化(IHC)以及二代测序(NGS)。
建议2.3
当前市场中的同源重组缺陷(HRD)检测产品已经在卵巢癌治疗中被应用于患者分层,但是尚无有力证据支持当前市场中的HRD检测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临床证据质量:低
?推荐力度:NA
不同于BRCA突变的分层意义,HRD对患者进行分层尚处于探索阶段,还不足以作为常规检测项目推荐。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为止,FDA批准Niraparib,Olaparib的卵巢癌相关适应症中,包括了HRD阳性作为用药条件的适应症。并且NCCN和CSCO的卵巢癌指南都建议在检测可及的情况下,BRCA1/2变异阴性的患者,考虑检测HRD。
建议2.4
不应当根据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VUS)进行临床决策,患者及患者家属应当注意,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的分类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在一个VUS最终被定性为良性变异还是致病变异之前,都不可以依据该变异左右患者的临床决策。
?临床证据质量:高
?推荐力度:强
关键的临床应用相关试验汇总:
03
最恰当的检测方式及时间
建议3.1
如建议1.1中所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应当进行BRCA突变检测,检测结果对治疗策略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临床证据质量:高
?推荐力度:强
建议3.2
由于各种原因在确诊时未进行胚系BRCA1/2突变检测的患者应在后续尽快进行胚系BRCA1/2突变检测,不存在BRCA1/2胚系致病变异或可能致病变异的患者,应进行体细胞BRCA1/2检测;对于已经完成前期治疗且目前处于观察状态的患者,体细胞BRCA1/2检测可暂缓,如果出现复发,在复发时再进行体细胞BRCA1/2检测。
?临床证据质量:中等
?推荐力度:中
当前一些出色的研究显示,在复发性肿瘤样本中发现了继发性BRCA1/2突变或RAD51C/RAD51D突变,在对铂和/或PARP抑制剂治疗产生耐药的复发患者的cfDNA中发现继发性BRCA1/2突变,但截至目前,这些发现对于使用了PARP抑制剂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患者,还没有任何直接的治疗意义。所以基于目前的临床证据而言,对于已经接受过BRCA体细胞检测的患者,多次重复的检测在治疗决策方面并没有显示出效用,可以不用考虑进行二次/多次检测。
推荐阅读:
1-妇科肿瘤另辟蹊径:HRD检测2-早期乳腺癌术后必须进行辅助化疗吗?3-早期乳腺癌:21基因“中危”复发风险,将何去何从?参考资料:GermlineandSomaticTumorTestinginEpithelialOvarianCancer:ASCOGuideline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