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

2022-4-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惟有葵花向日倾

上皮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二线联合免疫治疗

研究背景

BD是一款注射用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与贝伐珠单抗的靶点一致。它可以选择性地与VEGF相结合,阻断VEGF与受体KDR和Flt-1的结合从而抑制其生物活性,进一步特异性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在国内完成了III期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因起病隐匿,约70%的患者临床确诊时已是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首选治疗模式为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即使经过手术联合化疗的初始治疗,但仍有70%的患者在3年内复发,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末次化疗至复发的时间间隔,将复发患者分为两类:铂敏感复发和铂耐药复发。铂耐药卵巢癌预后较差,其中以初治含铂治疗过程中进展的受试者预后最差(铂难治),寻找可以有效改善铂耐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抑制血管生成可明显遏制肿瘤细胞的生成、扩散和转移,因此卵巢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

抗血管生成药物作用机理

肿瘤组织需依赖新生血管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满足肿瘤细胞不断扩增的需要。抗血管生成药物是临床上历来已久的一类靶向药物,其通过阻止VEGF(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VEGFR(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抑制肿瘤血管的异常形成,阻断肿瘤赖以生存的血液营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并将肿瘤癌巢杂乱的血管正常化,重塑肿瘤正常微环境,继而恢复免疫状态。

临床试验信息1试验目的2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无上限(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4

入选标准

5排除标准研究者信息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省(州)-城市

1

中医院

吴令英

中国

北京市-北京市

2

首都医科医院

段微

中国

北京市-北京市

3

医院

温宏武

中国

北京市-北京市

试验状态

1、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END

本试验信息来自CFDA“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公示平台”

扫码咨询

星星之火,绵薄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cjfc.com/ncahl/22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